《都挺好》从反面警示我们应当如何做父母
(2019-03-25 02:54:34)
标签:
财经《都挺好》父母公平同理 |
分类: 人生感悟 |
《都挺好》从反面警示我们应当如何做父母
家庭伦理剧《都挺好》快剧终了。
最近的一集出现了一些迹象,惯于作妖的苏大强住进了女儿苏明玉的家,看到女儿完全靠自己的打拼过上了如此富裕如此精彩的生活,好像心有所动,有点反思的意思,也有点亲情的流露。昨晚的两集,苏大强还表现出了一点难得的人性。估计,结局大团圆。
本老头看到这里就不想看下去了。如果真出现一个大团圆的结局,苏明玉原谅一生伤害他的苏明成,并对自私冷血责任上全无担当道德上全无底线的苏大强孝敬有加,我接受不了。这样光明的尾巴不光明,是对正义的践踏。卑劣者不能优待,作恶者应受惩罚,即便是生物上的亲人也不能豁免。这才是人间正道。
当然,本老头不看,不等于人家不播。我们的文艺作品,对社会和人性的解剖无论多么地尖刻,多么地鲜血淋淋,最终都要归于美好,归于和谐,这才叫正能量。不然,像鲁迅的作品一样,让伤口一直流着血,就不合时宜了。
不管编导会把苏父苏母修饰成怎样,本老头觉得苏家父母的所作所为,彻底撕下了人世间一些父母的伪装,露出丑恶的面目和卑劣的灵魂。人们总是说父爱如山母爱如河,一个是儿女人生的依靠,一个是儿女生命的源泉,都是无私的典范。实际上不全是这样,不全是,还有许多苏母苏父苏大强!他们对儿女自私,冷漠,偏狭,甚至阴毒,为了私欲不顾颜面没有底线,甚至可以不择手段。
这个电视剧的社会价值就是为天下父母树立了一个坏榜样。
古人言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苏家父母为反面教材,我们做父母的可以从中学到一些什么呢?
本老头领悟,做一个好父母要有以下三心。用三心去感动孩子,孩子才会感恩。
第一要有公平心。
父母不公平,对孩子是很大的伤害。苏明玉从小并没有到饥寒交迫的地步,但因为苏母的偏心使她受到比缺吃少穿更大的痛苦,一辈子都耿耿于怀。人世间的许多家庭悲剧,就是源于父母的不公平。前几天看到一个报道,一个小姐姐趁着父母不在背着她的弟弟出门,丢在山林里。所幸被人发现了,才没有造成悲剧。小姐姐是咋想的呢?很简单,就是因为弟弟在,父母就不管她了,她想让弟弟不在。
父母对子女要特别注意防止出现失衡的爱。你倾斜了,一碗水端不平,爱也就没有了。
有些父母溺爱强者。家中子女几个,他们经过仔细观察发现老大或者老二不错,估计会有点出息,就把资源集中到他们身上,紧他们吃紧他们穿紧他们花钱读书,别的孩子就要节衣缩食让出一条路来。理由还很充分,他们聪明能干,以后能报答家里。而结果往往大失所望,当年重点培养的一事无成,被忽略被歧视的那些孩子倒无心插柳柳成荫。这样的家庭要让孩子们爱父母,就难。
还有些父母同情弱者。几个孩子长大成人成家立业之后,各自有各自的生活,但生活境况差异很大。做父母的就要求强者帮扶弱者,无条件无底线地帮,要求兄弟姐妹有福同享有难同当。一旦有一天能帮的不帮了或者帮得不到位,父母就发飚,无理取闹。这样的情况很普遍。这种大锅饭做法自然也会造成子女反感,与父母离心离德。
父母讲公平,一视同仁地爱孩子,孩子才会感恩。
第二要有同理心。
同理心就是感情换位,将心比心。做父母的在孩子成家立业独立生活之后,随着自己年老体迈,多半会逐步产生一种心理需求,希望孩子关心自己,孝敬自己,围着自己转。孩子小的时候,做父母的全身心为了孩子,不期求任何回报。那个时候想,只要孩子好就行,我就心满意足,孝顺不孝顺孝敬不孝敬无所谓。这是真的。但后来就不一样,就会有许多要求。《都挺好》里的苏大强是一个极端的父亲。天底下的父母多半不会这样贪婪,但会这样想这样要求子女。一方面有要求,另一方面如果达不到,就会出现矛盾。这种矛盾也很普遍。有些父母像苏大强一样,贪得无厌,子女割了身上的肉给他吃,他还不满意。对这样的父母,子女如何爱得起来,如何将孝顺进行到底?
解决这样的矛盾,做父母这一方就要有点同理心,多替孩子想想。要想到孩子不容易,他们有自己的家庭自己的孩子自己的工作还有无尽的压力,做父母的不能帮什么但也不要添乱。自己虽然有点困难有点寂寞,但能克服还是要自己克服。如果能这样想这样做,矛盾自然就不会形成即便有点也不会闹大。
另外还要想到人类的爱都是下倾的,人们爱子女远胜于爱父母,天底下都这样。孩子们有了孩子,爱的重心自然就不在父母这里了。这个要理解。你要不理解,就想想当年自己是咋想的咋做的,是不是把孩子当第一,放在父母之上?
做父母的将心比心,通情达理,体谅孩子而不怨尤孩子,孩子才会感恩。
第三要有自省心。
自省就是自我评价、自我反省、自我批评、自我调控和自我教育,孔子说:“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在处理父子关系上,父母自省很重要。我们这个社会至今残存一种狗屎观念,说无不是的父母。就是天底下没有错的父母,错总在子女。许多父母拿着这个过时的观念当令箭,折腾孩子。看看这个苏大强,他总是振振有词地要求孩子做这个做那个,仿佛都应当,天经地义。他从来不反思自己的言行有没有不当,所提的要求有没有过分。因为过于奇葩,孩子们就对他不屑,骂他不配为人父。
要做一个好父母,称职的父母,让孩子敬爱的父母,除了爱孩子,俯首甘为孺子牛,还要对孩子讲理。这里的讲理不是要求孩子讲理,而是自己要遵照道理行事,不能凭着自己长辈的地位胡作非为。
有些人在外面很讲理,在家里不讲理;对别人很讲理,对孩子不讲理。问他为何对孩子任意提要求随意发脾气,他就说自家的孩子,管那么多干啥。这是一个很大的误区。其实要维系亲情,讲道理很重要。你凭借权威无理取闹,一次两次会被原谅,多了就会令人心凉。
讲道理的基础是平等对待孩子。有些父母之所以在孩子面前不讲道理,就是孩子大了已经成了家里的顶梁柱但还把他当小孩看,依然摆出家长的威风吆三喝四。而且因为是家长,无不是的父母,错了也不认错,愚蠢固执得像一头牛。这样的父母,子女如何爱?更如何敬?
做父母的以平常心经常反省自己,有错就改,才能获得孩子的孝敬与尊敬。
本老头也很清楚,苏大强这样屡屡作妖还能够获得儿女如此的关照,他一生只为自己享乐还能有这么好的儿女尽孝,只在电视剧里存在,人间少有。如今许多父母老了就是弱势群体,不要说作妖,作孙子都没人理会。但我们作为父母,还是应当尽量做好一些,再好一些,不要学苏大强。
本老头写下这些,不是劝喻世人,而是自省自勉。因为对照苏大强,我发觉自己作为父亲也有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