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艰难的降准

(2018-10-10 06:14:56)
标签:

财经

降准

通胀

gdp

m2

分类: 财经漫谈

艰难的降准

央行降准了。

降准一个百分点,释放流动性12000亿。照理应当正激励股市,不料股市负面反应,来个双降,准备金下降,股指也下降。而且股指降得更为壮观,飞流直下三千尺。

为啥?还是信心问题。股民对未来信心不足,在股市用脚投票。

影响信心的因素有许多,不独贸易战,通胀预期可能也是一个因素。

照理,通胀预期有利于股市。人们怕钱不值钱,就去股市。股指水涨船高,可以规避资金贬值。但这里有一个前提,就是这种通胀是温和的,不是剧烈的。剧烈的通胀,就会破坏经济秩序,击垮股市。

本老头估计,许多投资者怀有剧烈通胀的担忧。

应当说,这样的担忧有点根据,因为,这几年,流动性真的多了。

去年底,M2达170万亿,等于GDP2倍。美国的M214万亿美元,只是GDP70%。当然,国情不同,不能简单类比。但这些年我国的M2暴增,的确为剧烈通胀埋下了隐患。

这些巨量的M2是怎么来的呢?

我们来看看降准的情况。自2015年起,央行一直降准,由21%降至如今的14%。释放了多少流动性?计算起来太复杂。算一个大数,每个点一万亿,等于释放了7万亿。这7万亿银行拿回去放贷款,又可以创造存款,存款又可以放贷款,这种效应叫货币乘数效应。可以放大多少倍呢?这要看缴纳央行的存款准备金是多少。我们也算大数,五倍,那就是五七三十五万亿。就是说,这些年央行通过降准,全社会增加了35万亿的流动货币。

当然,我们这些人站得低看得近,不该妄议央行的决策。央行扩张M2,自有扩张的道理。

而且从理论上来说,也应该降准。自2015年以来,我国外汇储备就开始下降。由2014年的最高值38430亿美元下降至如今的3万亿左右,下降了8千亿美元。这八千亿美元,是社会用人民币向央行购买,央行因此收回了等值的人民币。按6.6的汇率计算,央行向社会抽回了5.3万亿人民币。这些货币都是基础货币,本也是参与贷款,可以产生乘数效应的。所以央行降准,以维持充裕的流动性,也不无道理。

不过,本老头觉得如今的降准,还是艰难的抉择。

为啥说艰难?因为从外部情势看,不是降准的时机。要知道,外部都在缩表,都在加息。缩表就是减少流动性,加息就是提高资金价格。这就是一种紧缩的态势。我们反其道而行之,艰难就艰难在这里。

不错,从国内经济形势分析,应当降准,还应当降息。我们的利率水平普遍高于发达国家。降准降息才能刺激经济。我国的投资率这些年一直呈下降态势。不刺激投资,经济发展就缺乏后劲。

但在外部紧缩的态势之下,我们扩张,就会造成资金外流。这里面的道理很简单,人民币多了,自然贬值。只有预期升值的东西人们才会买,预期贬值的东西,人们就会抛出走路了。这就是为啥最近人民币汇率直线下降的原因之一。

人民币贬值不仅激起外汇汇出,而且影响外资进入。这就很麻烦。一个国家要是资金只出不进,就等于一个人只有出气没有进气,危险得很。

更主要的是,反向扩张会影响人们对人民币币值的预期。要是在境外流通的人民币因为贬值预期纷纷被抛出,流回国内,那通胀就将雪上加霜。

当然我们实行的是外汇浮动管制政策,只要收紧外汇政策,出口就能收窄。但这与人民币成为可兑换货币,走向国际化的战略又背道而驰了。

本老头说过,任何一项经济政策,不会有绝对的利,也不会有绝对的害,都是利害权衡的结果。当前的降准,我们相信也是利害权衡的结果,而且利大于弊。

只是,我们吃瓜群众要有自己清醒的认识,不要只听专家们热烈的掌声。许多专家只知道鼓掌。升准的时候说好,好得不得了,如今降准又说好,同样好得不得了。至于负面的作用,一概不说,要靠大家自己去猜。

我们明白抉择的难处,至少可以体谅高居庙堂的朋友,也是大不易。而且,我们还可以从实际出发,审时度势为自己的那点资金保值增值做点打算。通胀的预期下该做点什么,相信朋友们一清二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