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财经文明代价实践行稳致远 |
分类: 人生感悟 |
文明的代价应当越小越好
请朋友们先看两张图,让本老头看图说话。
前者是我们在海南所居住小区的一条小径。这条小径先往前伸,大约十米之后再回头,就为了绕过这片草地。人们照着小径走,先往前,再回头,没有人斜刺里从草地上穿过去。
后图是小区之外的一个即景。小区对面有一个公车站,方便这个超大型小区的人们出行。但到达这个公车站需要往前走,一直往前走,大约一百米才有人行道穿过马路。于是,人们就用脚开辟了一条捷径,穿过绿化带直达车站。
本老头展示这个对比是想说明一个问题,就是文明的代价问题。
本老头想,如果小区内的这条小径一直往前延伸,超过二十米,保不定草地上也会有捷径出现。而这个小区门口,如果附近就有人行道通往对面的汽车站,可能人们也不会去踩绿化带。
这就是文明的代价。代价太大了,文明就难以持续。
这样的情形不独独在草地上,社会上随处可见。
海南这个地方闯红灯的特别多,步行的,骑车的,多半不看红绿灯,自个儿走自己的路。本老头一开始讥笑当地人没开化。但当自己在大街上走了几回之后,就不再笑别人了。不但不笑,自己也加入了闯红灯的行列。
我这么一个好老头为啥也闯红灯呢?因为这里的红绿灯设置非常可笑。大街上没多少人没多少车,但红灯的设置比照大城市繁华路口,分四个方向一个一个来。守规矩的人们在路口等呀等,在骄阳下常常要等几分钟。等得不耐烦了,就管他娘了。
又想到停车问题。我们老家也是个小城市。别看城市小,但车子多,几乎人手一部。车子多了,问题来了,人行道遭殃。好好的花岗岩人行道,没几天就被车子压得支离破碎。人们谴责乱停车,但乱停车的朋友也有苦难言,没地方停呀,我总不能买个车就封起来?
还想到老人倒地的问题。老人倒地没人扶,是当今华夏文明的一个硬伤。为啥没人扶?是人们都没有悲悯之心么?不是,是害怕。因为大量的案例告诉人们,做这样的好事成本可能很大。这个成本不是耽误你的事情,耗费你的时间,而是有可能被诬陷,被讹诈。在这样的成本面前,一点同情心悲悯心就不算什么了。
人们都赞赏文明行为。因为别人的文明对自己有利,社会的文明对每个人都有益。但文明行为有时候需要一点代价,并不是皆大欢喜的事情。就比如上述图片展示的,要爱护草地,就要绕道走。绕道走相对于走捷径,就是一种付出一种代价。
很显然,这种代价越小,人们就越会自觉选择文明行为。反之,文明的代价越大,文明的成效就越差。
我们这个社会有一个缺陷,就是非常重视文明的教育,但不够重视文明的代价。许多公共设施,没有方便人们遵守文明守则。更有许多执法实践,没有鼓励人们见善思齐见义勇为,倒是增加了人们对做一个好人需要付出巨大代价的担忧。
我们总是说,应当以小我服从大我,以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这个没有错。教育很重要,个人的觉悟很重要。一个毋庸置疑的事实是:不同的人愿意承受文明的代价是不一样的。文明意识强,道德水平高的人,愿意承受较高的代价,他可能愿意走两百米远的路程来回避对草地的践踏。反之,一个野蛮的人,那怕只是举足之劳,他也不愿意绕道。但对普罗大众而言,小我不可小看,个人利益也不能忽略。在倡导文明的时候应当兼顾集体与个体,尽可能降低人们践行文明所要承受的代价。
这样建设文明社会,才能行稳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