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财经感情对等部下发小 |
分类: 人生感悟 |
失衡的感情会伤人
人们总是期望周围的人对自己好,有感情。殊不知,感情这东西很微妙,非得对等才美好。他对你有十分的感情,你对他也有十分的感情,那就叫对等。这就好啦,你好我好大家好。要是不对等,一头重一头轻,就不妙。处理不好,感情没啦,还会积怨。
积怨还事小,积恨就事大啦!
经常看到一些恶性案例,说某某男,因爱而恨,把某某女杀了,或者毁了。这里的爱当然不能称之为爱,但可以称之为失衡的感情。即一方的感情明显浓于另一方。
其实不仅在恋爱领域,在整个人际交往方面,都存在因为感情不对等而积怨积恨的现象。
好比你是一个领导,很关心部下。有一回听说有个员工母亲病了,医院没床位,急得很。你一个电话找到医院的老朋友,解决啦。这个员工感激涕零,母亲病愈后带着老婆孩子来致谢,真诚致谢。你也很热情,说以后有困难我办得到的尽管说。这个员工从此把你当亲人,工作积极肯干,人前人后还处处维护你。可是有一天,他忽然对你冷眼相向,再也不搭理你啦。咋回事呢?据这个员工的朋友透露,最近提拔的干部里没有他。他原以为领导对他这么好,算铁哥们了,应当会考虑他,结果没有。他对朋友说,都是假的,利用的。
再说一个例子,司空见惯。
你一个小学同学,穿开裆裤的时候就在一起玩泥巴。十几年二十年没见面了,因为你进城了,人家还在乡下。但人家没有忘记你,偶尔还会托人送来一些土产,你也会回送一些礼物,表示友谊长青。有一天人家拖儿带女到了你家,说要住几天,逛一逛大城市。你一下就慌了手脚,赶紧安排住酒店。一说住酒店,老同学就不高兴了,抓起行李带着孩子就走了,说不麻烦了。回到家乡,就说某某某当官就忘本了,连发小都不认了。
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这些现象说明一个道理,处理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关系,态度应当是认真的,原则应当是对等的。
态度问题不必说,你马虎,就麻烦,到处积怨。
重点说对等问题。
人之于世,应当经常评估自己与周围亲朋友好友的感情等级。这个感情等级与外在的关系不同,是内在的,你自己内心认可的。比如同样是亲戚,但你的内心除了血缘区分,还有感情上的远近之分。这就是感情等级。同样的道理,你有许多朋友,这些朋友实际上在你的内心会有许多等级。有的可以掏心掏肺,有的就只能点到为止。做出这样的区分很重要,你应对起来就比较中节,不致偏颇,更不致朝三暮四。
这是一方面。其实还有更重要的一方面是评估对方对自己的感情等级。
这里特别要注意两方面。一是小心对方看低自己。这里的看低,是指在感情的天平上对方的感情不如自己。比如你认为某某朋友是你一等一的知己,对方是不是也这样认为你是他的知己呢?这个十分重要。如果你根据种种迹象认定对方是你的朋友,但还不是一等一的知己,只是二等二或者三等三,那你就不能以你的认定标准去处理这种关系,而只能以对方对你的认定标准去处理。这就比较好,不会让对方感到为难。比如上述例子中的那个受助的员工,就没有评估好自己在领导心目中的感情地位。因为感情错位了,产生了一些虚幻的期望,失望就在自然之中。当然,如果你愿意,这并不影响你继续努力提升对方对你的感情等级,你尽可以坚持不懈。但应当润物细无声,不让对方为难为好。
二是小心对方看高自己。这里的看高,是指在感情上的天平上对方对自己的感情显然超出自己对对方的感情。比如上述玩泥巴的发小,他一直记得你们玩泥巴,并引你为豪,而你早就忘却了。他对你的感情就显然超出你对他的感情。
一般而言,别人对自己有感情,总是好的。但凡事有利有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非常奇怪,如果没有交集,像粉丝对明星,那就越多越好,而且越疯狂越好,明星们没有任何负担,只管接受掌声和鲜花就好了。但如果是相互之间的关系,一对一的,那就要对等,不能剃头挑子一头热。你要是评估对方对你的感情以及期许明显超过你把他划定的等级,而你又并不愿意提升与他的关系,那就不是好现象,应当慎重处理,让对方降温。当然,如果正如你所愿,那就把灯拨亮一点,与对方同辉。
这个降温的办法,真不是本老头三言两语说得清的。其实本老头就是说一天一夜也说不清,学问太深。本老头只是在这里提出一点忠告。
啥忠告呢?但凡觉着有人爱你,亲近你,期望你,紧跟你,而你并不喜欢这样,更没有这个意思与之对等交往,就要设法打消对方的念头,淡化对方的情感,降低对方的期望,使之回到你设定的等级之中。这个原则,适用男女恋爱,也适用一切人事关系的处理。别人对你失衡的感情,会伤他自己,可能还会伤到你。
看到这里,可能会有朋友质问:我只以本心待人,管他如何对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