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财经离岗创业顶层设计公平国民待遇 |
分类: 时事评论 |
鼓励创业政策还是应当顶层统一设计
为了鼓励事业单位科技人员离岗创业,各地纷纷出台优惠政策。其优惠的程度,有点比着来的意思,你优我更优,没有最优只有更优。
比如广东的政策,事业单位科技人员离岗创业,六年内保留人事关系,工龄连续计算,职称照样评定。这个政策好吧?等于下海了,但组织上发你一个救生圈,保你淹不死。你要游不下去了,随时上岸,欢迎回家。
山东一看广东这么干,就心生一计,要超越这个改革开放前沿。于是制定政策,除了上述优惠条款,另加一条:离岗创业期间基本工资照发!这就厉害了,等于不仅发了救生圈,还发了面包;不仅保你淹不死,还保你下海期间饿不死。
本老头看到赶海的浪潮一浪高过一浪,心里赞叹。只可惜年岁大了,没力气下海了,不然也去畅游一回,说不定也能挣个银子等身的辉煌人生。
因为吃不着葡萄,本老头就像葡萄架下的狐狸,在一边想着葡萄的酸。
本老头想呀,这样的鼓励政策好是好,但有一个问题没有顾及到,那就是公平。
比如两个同学,都是学材料科学的,前沿呀。一个响应国家号召,毕业之后自谋职业,东拼西凑弄点钱搞科研搞开发。他就想搞出一种新材料,添加在水泥中就能确保屋面永不漏水(本老头被屋面漏水害苦了,就想到这一出)。该同学苦心钻研,筚路蓝缕(刚学到的词,用在这儿不知合适不合适),最后哩,因为思想压力太大,资金又难以为继,还是失败了。失败之后咋办?吃政府的失业救济金。而另一个同学聪明,他知道创业很难,风险很大,于是削尖脑袋进入一家科研院所(当然没有削脑袋。脑袋是不能削的,一削必定毙命。这里只是比喻,表示很艰难)。这就保险啦!有了保险之后,他也想干一番事业,于是在脖子上套一个组织上发的救生圈,再套一个组织上发的面包,下海啦。他也研究这种稀罕物。公平的是,该同学也失败了。不公平的是,该同学失败之后,脱下湿漉漉的衣服,换上西装革履,又上班啦,坐办公室打电话作指示告诉别人应当如何如何去创业!
这样的举例,不是臆想,真实的生活中随处可见哟。这就显失公平了!
我们的舆论经常呼吁年青一代要打破铁饭碗思想,立足自主创业。我们的官方文件中也经常这样鼓励青年学子自谋职业,并对青年学子自谋职业提供许多便利。有的地方还提供少许资金资助。但上述的对比告诉人们,还是铁饭碗好呀!你要是相信了自谋职业的宣传,放弃了端铁饭碗的机会,日后悔断了肠子也没人同情你哟。
本老头经常看到这样一些互相打架的政策宣传。一个号召出来了,指引人们往东;然后又一个政策出来了,鼓励人们往西。人们被这样互相矛盾的宣传多了,就会心生疑虑。一有疑虑,宣传就无效了。
其实,鼓励事业单位科技人员离岗创业是一件好事,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要知道,我国事业单位养了多少人呀!里面有许多能人,可以大有作为的。你不给他一个定心丸,解除他的后顾之忧,他就啥也不干,在办公室喝茶看报。给他们救生圈,甚至给他们一点面包让他们下海,就可以收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奇妙效果。在对庞大的事业单位进行改造之前推出这样的举措,不失为应急的办法。
只是,这样事关全局的政策,应当由顶层统一设计。顶层者,高屋建瓴也,就能从全局和长远考虑,既突出效率又兼顾公平。如果顶层设计,应该不会出现拿纳税人的钱干自己的活这样的安排。
比如事业单位科研人员离岗创业这档子事,保留公职,说得过去;保持待遇,照发工资,就有点过了。真要这么干,那就要有另一项政策配套,所有自主择业创业的科研人员,也给他们发生活费,确保他们衣食无忧。只是,称得上科研人员的可以这么照顾,那芸芸众生呢?难道我们国家可以按学历与专业的程度分等级设置国民待遇么?
本老头要说的是,优惠有道,也要有度,贵在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