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上的道与术 ——————兼答袁敏杰老朋友关于银行揽储问题
(2017-12-22 14:10:58)
标签:
财经揽储管理人心责任 |
分类: 人生感悟 |
管理上的道与术
——————兼答袁敏杰老朋友关于银行揽储问题
宝鸡的老袁出了个题目要本老头答,说银行要员工揽储,你怎么看?这有点像狄仁杰大人问:元芳,你怎么看?我就是那戏中的元芳,面对大人发问,不得不答。
银行揽储,类同工厂的销售员推销,商场的营业员卖货,有任务,也正常。这就是考核机制。
考核的前提是给任务。为啥一定要给任务?这里面有一个隐秘的判断,就是人呐,天生好逸恶劳,没有吃苦耐劳的自觉性,须得有点压力才行。怎么给压力呢?就在报酬上打主意,多劳多得,不劳者啥都没有。这就是银行给员工下达揽储任务的逻辑。
这样施加压力有效么?有效。你背负任务了,就会想方设法去完成。本来你端坐在柜台前,按部就班,到点回家,啥事没有。但有任务就不能这样了,就得到处求爹爹告奶奶呀!就像老袁千金的闺蜜,到处托朋友帮忙,要朋友找朋友,再找朋友的朋友,目的就是要完成任务。这个力量是很大的。须知,叫花子都有三个朋友,何况银行的职员?这个社会关系动员起来,银行的的业绩就蹭蹭上去了。
不仅是银行,金融系统多半都这样干。尤其是保险。不是说一人干保险,全家不要脸么?就是保险职员有完成保单的任务。没办法全家齐动员,逢人便推销,厚着脸皮要人家买保险,弄得大家都不好意思。
不过,本老头认为这样的激励机制有效,然而有限。这不是正激励,而是负激励;这不是道,而是术。
在这个问题上,啥叫道呢?就是以人为本,尊重员工。在这个基础上造成一种上下同欲的氛围,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有多大力气使用多大力气,有多少资源使用多少资源。有了这样的氛围,大家干活就愉快了,效果会更好。
本老头做行长的时候曾经下令取消揽储任务制,不仅机关员工不揽储,而且一线员工也不搞个人业绩核算制,一句话,大家吃大锅饭。我跟大家说,要我的员工厚着脸皮逢人就请帮忙,仿佛别人不帮忙我们银行就活不下去,我就觉得惭愧。从今天起,我们积极营销,但不是为自己,是为银行,也是为国家!我们不搞个人核算制,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奇怪的是,这种大锅饭大家吃得很好,很香,业绩前所未有。同志们说,以前任务重,见人就要人家存钱,朋友都避而远之,郁闷呀!如今包袱没了,工作照样去做,但不会那样的低三下四,心情大好,服务更优。这就是不下任务业绩反优的缘故。
当然,造成上下同欲的局面,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因为非本文的重点,这里就不说。
关于管理上行大道的问题,本老头再贡献一个小例子。许多单位上下班考勤,有的打卡,有的按手印,如今就刷脸,总之要核实你来上班了,而且没有早退。这有点损人尊严,总是怀疑员工会消极怠工才会搞这些劳什子。早年本老头到一个新地方任职不久,就下令取消机关签到。叫人事部收起那个签到本,再叫办公室在大厅的南北两面墙上各挂一个巨大的电子钟,让大家看到自己上班的时候,也看到自己下班的时间。我在大会上说,有迟到早退的,一次两次没关系,总是有点啥事耽误了,谁家没有点意外的事情呢?如果有特殊情况,提出来,是普遍问题,单位解决。后来发现许多年轻的父母要送孩子上幼儿园。于是规定,有孩子上幼儿园的,可以推迟半小时上班。好了,从此以后,没有签到,也没人迟到了。
如今的人们,在管理上很看重术,就是在利益机制上设置机关,控制员工。这样的法子很多,花样百出。但术用得越多,人心越发涣散,管理的效果反而与初衷渐行渐远。
鲁迅说过,捣鬼有术也有效,然而有限,所以以此成大事者,古来无有。在这里把捣鬼改成揽储,很贴切哩。以此回复老袁朋友,不知满意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