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财经比烂见贤思齐麻木精彩 |
分类: 人生感悟 |
比烂能使人平静但不能使人精彩
我一个亲戚的孩子读初中,读书不用功,成绩差。父亲威逼利诱,就是一手拿胡萝卜一手拿大棒,成绩有所上升。所谓有所上升,就是某门功课偶尔能够及格。但坚持不了多久,这孩子又会恢复原状。啥原状呢?就是总成绩在班上垫底。最近该父亲对我说,他绝望了,不管了。也就是,把胡萝卜和大棒都丢了。为啥呢?这兔崽子油盐不进,说他不是最差的,班上还有两个在他后面,你看这叫啥话?
这叫啥话呢?本老头想笑,但没敢笑出声来,怕人家说我幸灾乐祸。其实呀,就凭这话,就可以断定这孩子不蠢。这个理由杠杠的。其言下之意,我这样你都不能容忍,人家的父亲咋活呢?
仔细寻思一下,这样的比较逻辑在我们的思维中普遍存在。而且往深处思考,比较的学问真的很大。
人是社会的人。既是社会的一份子,就有一个与别人比的问题。这个比较令人烦恼呀,所谓人比人气死人。你本来一日三餐,一家人吃饱穿暖,知足常乐。但一看邻家不但吃饱穿暖,还开奔驰宝马,这就不舒服了,对自己的现状就不满足了。客观上人家的奔驰宝马一点也没有影响你的生活,但在你的主观上形成了一个阴影,使你的幸福感一落千丈。
为了规避这样令人不愉快的事情,我们的先人教导我们说,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啥意思呢?就是在有些方面不要与上比,要与下比。你老是与上比,比来比去总是不足,就难过。你要是换一个比较的方向,转而与下比,好了,啥问题都没有了。尽管你还只是温饱,但只要你想到的不再是奔驰宝马,而是贫民窟里一个个衣衫褴褛三餐不继,这就好了,你不但没有不足,还有余。你是优越者,你是胜利者,你就会感到幸福了。
许多的心灵鸡汤都是这样灌输的,灌得人们迷迷糊糊,呈现麻木状态。本老头也经常这样劝解别人,叫心有不甘然后心有不满的朋友接受现实安贫乐道。
我那亲戚的孩子提出的比较法让我想到一个问题,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不能一概而论,这里面有个应用问题。也就是哪些应当与上比,哪些可以往下比,应当有一个厘清。
有些方面应当往上比,比如学识能力品德修养以及良好习惯,这叫见贤思齐。但凡有利于激励自己向上向善的,都应当向上比。反之,有的方面不能往上比,比如骄傲虚荣名利地位还有奢侈享受,这叫作茧自缚。但凡诱惑自己汲汲于名利等身外之物的比较,就应当努力回避之。
如今人们的比较法,多半是比了一些不该比的。一种是不恰当地往上比,比虚荣,也就是身外之物的比较,官位呀,金钱呀,声势呀,荣耀呀,比得一些人越来越浮躁越来越势利越来越没有人情味,另一些人越来越愤懑越来越逼仄对自己越来越不满意。另一种是没有底线地往下比,就是比烂。有些人为了麻醉自己安慰自己,一个劲地往下比。你说他读书不用功,他就说还有更不用功的;你说他工作不努力,他就说还有更不努力的;你说他孩子不上进,他就说还有人家的孩子更不上进;你说他胡吃海喝胖得不像样,他说这有什么,还有比我更胖的。在这些人的字典里,更烂是他们的救星。因为有更烂的存在,使得他们可以心安理得地处在差劲的位置。
我早年的一个同事,喜欢打牌,也就是麻将。喜欢到什么程度呢?这么说吧,只要在麻将桌上,啥事都不能让他离开,火烧房子也不能。因为打麻将,孩子的学业荒废了,自己的工作也没长进。老婆最初与他吵,天天吵,后来就不吵了,形同路人。朋友们劝他,他的理由很充足:打牌又不是我一个?我一个人还打不起来呢。大家都玩牌,为啥我就不能?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还有比我更痴迷的,三天都没回家。他就是这样紧紧依靠着比烂来维系他内心的平静。
本老头由此感悟,人生的比较反映人生的态度,也反映一个人对自己的掌控能力。人与人之间有差别,千差万别都可以,唯独不能用比烂来麻醉自己。比烂可以使人获得一时的平静但终不能使人生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