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种新型的剪刀差

(2015-06-03 05:37:13)
标签:

财经

房产

土地

剪刀差

分类: 财经漫谈

一种新型的剪刀差

有点岁数的朋友都知道,改革开放前工业品奇贵,农产品特别便宜。一辆自行车200元,至少需要3000斤稻谷来换。这种工业品价格高于价值,农产品价格低于价值的现象,就叫剪刀差。

当年是计划经济,为什么要这样计划呢?当时政府也很坦白,说就是要农民作出牺牲发展工业,工业化了就可以农业机械化,最终解放农民,所以暂时的牺牲是必要的,合理的。

我国的农民是听话的,为此做出了巨大的牺牲。解放三十年,农民的实际生活水平几乎没什么变化。与此同时,尽管国家不断折腾,但还是初步建成了工业体系,而且无私支援了亚非拉,这都是几亿农民牺牲奉献的结果。

所以说到这个剪刀差,城里人津津乐道,农村人就会一身的痛。

如今搞市场经济了,国家不能定个价格叫农民作牺牲做贡献了。但,国家还是有办法搞一个剪刀差,叫老百姓乖乖掏钱支援国家建设。这个剪刀差是什么?就是高房价。

本老头就此展开来聊一聊。

大家想想,一个中等城市的房子,一个平方值一万好几么?一套两居室值一百多万么?要知道,一百万是一个城镇职工二十年收入的总和。这么一套房子,不就是一些砖块加一些钢筋水泥垒砌而成么?一个城镇职工大半辈子的劳动就值这几根钢筋这几块砖头么?

答案自然是NO!要把NO说得有力一点,我们来分析一下房价的构成。笔者居住的小城市,房价大约6000元一平米。其构成大致是这样的:土地成本2000元,建造成本2000元,各种税费1000元,开发商利润1000元。这个成本构成告诉我们,政府拿走了购房款的50%。也就是说,你举全家之力首付,然后省吃俭用供楼,有一半是供给政府。

搞清了这个明细,就好回答值不值。从劳动创造价值的角度分析,不值,因为这里面附加了许多非劳动的因素。很明显这里面就有一个价格剪刀差。商品房这种商品与其他的工农业产品相比较,它以远高于价值的价格出售了。如果土地成本降为一千元(拆迁和五通一平成本),税费降为伍佰元,其他不变,房价就能够降低25%。这25%1500元,可以视作剪刀差!

有些朋友会说,又不是计划经济,没有谁规定价格,都是市场行为,这叫什么剪刀差?

说得好!政府的智慧正是在这里。政府神不知鬼不觉地搞了这个剪刀差,让你心甘情愿地掏干净口袋,造成今日房奴遍地的现状。房奴们即便牢骚满腹,也似乎找不到发泄的出口。因为,一切皆为自愿。

但是,老百姓自愿高价购房是如何形成的呢?这里面固然有居者有其屋这个传统文化因素在老百姓的心里发挥作用,但大家回顾一下,这些年来各地政府为了推动楼市真是殚精竭虑夙夜在公。

最早是提出经营城市这个口号。咋经营城市呢?就是政府筹钱开发一片土地,搞好五通一平,然后招商,就是卖给开发商建房子。开发商怕了,怕卖不出去。政府说,别怕,我们有政策,包管有人来买。什么政策呢?多啦,协商银行贷款,商铺经商免税,买房子落户口,等等等等,百花齐放。这样慢慢房价就起来了。起来之后,政府又鼓励炒房。怎么鼓励呢?就是不征税,炒房发生的营业税所得税一律免征,这在世界上少有。这一炒就不得了,人们发现买房子不仅可以居住,可以落户成为城里人,孩子可以在有塑胶跑道的学校上学,还可以卖出去狠赚一笔。好了,政府这只有形的手没有直接去定房价,但转弯抹角把房价催起来了。

房价暴涨的背后一方面是土地暴涨,各地财政盆满钵满;另一方面是千家万户忍痛供楼,老少几代成为房奴。旧时代的剪刀差剥夺的是农民,新时代的剪刀差剥夺的主要是城镇居民,还有富裕起来了想进城的的农民。政府在市场经济的游戏规则中,利用行政资源就这样悄悄滴剥夺老百姓,把老百姓获得的有限的那点发展红利收回到政府的口袋里。

所不同的是,当年的工农剪刀差,剪得亿万农民很辛苦,但剪下来的红利发展了一穷二白的工业。新时代楼市形成的剪刀差,前文说是为了国家建设,其实还有不同的功效。各地财政动辄百亿千亿的土地收入,但许多地方不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而是不断扩充政府各种机构,不断增加财政供养人员,并且大家心宽体胖,坐豪华车,住豪华楼,喝豪华酒,出豪华游,三公消费直线上升,败坏了党风政风。

如今新的中央领导集体以民为本,是该正视楼市中这种隐形的剪刀差的时候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