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永新人肖相文
永新人肖相文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46,615
  • 关注人气:4,84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降息的红利去哪儿了?

(2015-04-23 05:35:31)
标签:

财经

降息

贷款

国企

储户

分类: 财经漫谈

降息的红利去哪儿了?

人行降准了。据说接下来还会降息,为的是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

大家都在期待着,好像期待过年一样。企业的老板期待,老百姓好像也期待,以为降息了,就可以去银行借到更多更便宜的资金。

其实,这是一个误区。银行降息,对老百姓来说失大于得;对企业老板来说,也不是值得手舞足蹈的事情。

为啥这样说呢?

你想呀,银行降息,贷款利息降了,存款利息也降,广大储蓄户的收益就低了。如今这年月,穷人才存款。有钱人买房买地买黄金,如今股市跑火就去炒股票,他才不存款。所以,降息最直接的影响就是降低穷人的收入。

储户的利息收入降低了,这块收入到哪儿去了呢?假设全国存款150万亿,要是平均利率降低0.4个百分点,银行一年就少支出存款利息6000亿。这六千亿到哪儿去了呢?银行想分一杯羹,但分不到,到企业家的口袋里去了,因为贷款利息也降低了。假设全国贷款总量100万亿,要是平均利率降0.6%,银行一年就少收入贷款利息6000亿。收支相抵,正好平衡。

那为什么又说一些企业老板也不值得手舞足蹈呢?这里面有一点中国特色,不得不说。

我们的存款利率是计划的,各家银行不能随意制定,必须在人行公布的基准利率基础上确定一个上下浮动的比例。但贷款利率是上不封顶下不保底。这是特色之一。特色之二是我国的大型企业基本是国企,至少是国有资本控股的企业。这些企业实力雄厚,而且有一个红招牌。这个红招牌可以解除各家银行对放款风险的担忧。因为即便贷款还不起,也不必担心追究什么责任。于是,这些企业就成为各家银行追逐的所谓大客户。它们在资金市场上议价的能力非常强,总是能拿到最低利率的贷款。所以,国家降息,最大的受益者就是国企。至于中小企业的民企,那就对不起了。尽管贷款的基准利率下调了,但利率上不封顶,因为你的议价能力低,银行照样要你付高息。这样一来基准利率下调不下调对它们就没有什么意义了。

经常听到一种声音抨击我国的贷款利率偏高。是,与西方相比我国的贷款利率是偏高。但国情不同呀,我们还不是完全的市场经济。我国特色国情下这样的利率不高。6%的贷款利率高吗?许多民企以两倍甚至三倍的6%向民间借款,人家照样生存发展。所以一些国企抱怨贷款利率高,自身经营也有一定的问题。如果存贷款利率一味下降,等于要千百万储户让利。让给谁?让给国企叫它们躺下来吃。这会造成更大的不公平,并留下极大的后遗症。

说到这里,想起一个新闻。 417日总理在工商银行召集20家大型银行的行长座谈。总理在会上说: 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喊了很多年了,最近几年呼声尤其高。刚才考察商业银行了解到,贷款利率普遍在6%以上。可多方面调查的数据表明,企业利润目前平均只有5%,扣除财务费用之后不就成负数了吗?

这番话,铁一般地证明了融资真的太贵了。但本老头坚信这是一个假新闻,至少这番话不是总理的原话。因为一个常识是:融资的利息是计入当期成本的,也就是说,利润是扣除利息之后的所得。企业有5%的利润,很不错。这个一定是息后的利润。至于是不是税后的利润,另当别论。

我们的社会舆论,真的不要被国企忽悠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