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永新人肖相文
永新人肖相文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46,615
  • 关注人气:4,84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准备金下降与物价上涨

(2015-02-05 14:52:57)
标签:

财经

准备金

房市

股市

物价

分类: 财经漫谈

准备金下降与物价上涨

央行终于降准了,普降0.5%,五大商业银行由20%降为19.5%。据说这一降,释放资金5000亿。照此推算,金融机构存款大约100万亿元。这里面大约有40万亿为对公存款,个人储蓄存款大约60万亿。人均多少?5万。朋友翻翻自己的存单,看看是不是被平均了。

有些朋友一看这个准备金率,觉得还是很高。商业银行每吸收一个亿的存款,就要上交1950万给人行,商业银行留下来放款的就不多了。这里面有一个中国特色,容本老头在这里介绍一下。

其实早年的准备金率没有这么高,记得九十年代在10%以下。后来为啥一路上扬呢?这里面有个道理,就是外汇储备越来越多了,央行购买外汇投放的人民币也越来越多。为了减少流通中的货币量,只好提高准备金率,也就是冻结部分货币。

目前外汇储备大数是四万亿美元,折算成人民币就是25万亿。也就是说国家从企业和个人手上买下了4万亿的美元,投放了大约25万亿的人民币。这25万亿人民币在国内是没有物资与劳务基础的,它们对应的物资和劳务已经在国外消费了,换回来的就是这些美元。如果不采取一定的措施冻结这些没有物资基础的货币,就会造成通货膨胀。

当然,这25万亿到了企业和个人的手上,你不能冻结,大家想买什么就可以买什么。所以,外汇储备多了,通胀几乎是必然的。如果这些钱大家放在自己的口袋里,偶尔去买点东西,对市场的冲击还有限,但一旦放到银行去,如果不加节制,就不得了。因为银行信用有一个乘数效应。一万块钱的存款通过放款-存款-再放款-再存款,这样不断循环可以变成三至四万的存款,这些钱都是借款人的,都具有购买力,那通胀就不得了。为了节制银行的信用,央行就叫各家银行把钱交上来。按目前的准备金率计算,商业银行上交的存款准备金为20万亿左右,还没有完全覆盖购买外汇所付出的25万亿,所以,还不能说准备金率高了。当然,准备金率的设计不完全是为了覆盖外汇占款,还有许多其它的因素。

如今降低准备金率,而外汇储备还在上升,就意味着央行投放市场的货币在增加,在加大放水。其直接的效应是银行会有更多的资金用于放款,需要资金的各行各业以及千家万户就能更容易从银行借到资金。大家知道,资金始终是经济的血液,有了血液,经济就能喷张起来。毫无疑问,这对像房地产,还有股市,都是利好。

本老头去年11月底央行降息的时候就发表高见认为要救楼市降息不够还要降准。如今降准了,是不是救楼市?见仁见智;能不能救楼市,也见仁见智。不过,如果近期进一步降准,则政府救市的动机就十分明显了。

经济现象十分复杂,我们老百姓身在底层,总是雾里看花。但有一点很清楚,国家必须要维持一定的增长速度。只有一定的经济增长才能有一定的就业增长和财政增长。而这两条,关系到社会的稳定,是政治问题,一定要确保。而要维持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就不能通缩。物价下降会造成百业凋零,比通货膨胀更可怕。所以说,除了结构调整中的一些物价会下降,从总体上说,物价总是上涨的。这是必须的。

有了这个基本判断,朋友们如何投资理财,如何看后市的发展,应当大局在胸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