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出口退税补贴调整内需财经 |
分类: 财经漫谈 |
应当深刻检讨出口退税政策
前不久美国商务部对我国的光伏产品发起双反调查,接着澳大利亚也跟上。而我国光伏产品在欧洲,早就被人家调查来调查去,几乎被拒之门外,后来总理出面调停,才暂时平息。
记得我国的纺织品,钢铁,还有轮胎,都曾遇到过这样的出口阻力。
为什么我国的许多产品经常会遇到双反调查(就是反倾销反补贴)?这里面有一个问题我们自己要检讨。
这里不说劳工工资低的问题。国际上抨击我国的人权,经常拿劳工的工资说事。据说美国佬每小时平均工资是20美元,我们是2美元,差距确实太大。因为劳动力过于廉价,产品就可以以极低的价格卖到人家国家去,人家就认为是倾销,就要调查。不过这样反倾销的调查我们不怕,因为不是倾销呀,没有低于成本卖东西呀。查来查去,人家对我国的低工资大吃一惊,于是臭名远扬。这事不说,不好意思。
想说的是补贴问题。
大家知道我国有出口退税政策,多年就有,经常调整变动。这是一项什么政策呢?俺从网上抄了一段话,放在这里。
“出口货物退税,简称出口退税,其基本含义是指对出口货物退还其在国内生产和流通环节实际缴纳的产品税、增值税、营业税和特别消费税。出口退税主要是通过退还出口货物的国内已纳税款来平衡国内产品的税收负担,使本国产品以不含税成本进入国际市场,从而增强竞争能力,扩大出口创汇。”
大伙一看就明白,出口退税就是补贴,就是国家拿钱补贴出口。据说光伏产品的退税率是17%。意思是你生产的光伏产品要是国内销售,该交多少税交多少税,一分钱不退,但要是出口,就退货价的17%。这17%本来是进了国库的,只是为了鼓励出口,再从国库中拿出来,给出口商。这是明明白白的补贴。
国家之间做生意很在意政府出口补贴。WTO规则对出口补贴有具体的规定。如果补贴范围过大、补贴力度过强,就可能与规则有冲突。西方国家动辄对我国发起反补贴调查,就是要找出我们犯规的地方。
在下为什么说要自我检讨这项政策?不是讨好西方,而是觉得我们真的没必要这么舍血本鼓励出口了。过去我国外汇奇缺,没办法引进技术设备和人才,如今三万多亿,还是美元,不是奇缺,而是过多,有点承受不起了。这么多的外汇结余,要有等值的人民币投放到国内市场,国内市场消化不了,只有通胀。而且这么多的外汇放哪儿呢?放哪儿都有风险。有朋友抨击说不该买美国的国债,那不买美国的国债又买什么呢?总不能去买叙利亚的国债吧?
而且,我们这样不惜血本鼓励出口,对我国的资源是一个掠夺,对环境是一个破坏,真的得不偿失。时下北京的雾霾,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出口退税退出来的。
再说了,我们拿钱补贴了谁呢?说来好笑,我们补贴了进口国的人民。有朋友在美国买made in china,比在国内还便宜,百思不得其解。如果他知道了出口美国的东西,成本要比国内的低,其幅度就是退税率,他就不会诧异了。美国人民就这样享受着我国劳动人民低工资和国家财政补贴所给予的巨大福利。
即便这样,美国当局还不满意,说影响了他们的就业,要展开调查。据说2012年10月,美国开始对从中国进口的太阳能组件征收18.32%-249.96%的反倾销税和14.78%-15.97%的反补贴税。美国政府对我国的产品征税,啥意思呢?就是我国不仅补贴了美国的老百姓,还补贴了美国政府。
当然,不能说出口退税政策一无是处。这项制度对于培养在世界上有竞争力的行业与产品,还是有积极作用。许多国家在发展中都这样做。说要检讨,就是说该保留的要保留,该调整的要调整,该取消的要取消,用得过多过滥,就适得其反了。
在下写这些,纯粹跟着感觉走。至于国家为了调整产业结构,对出口退税政策是不是已经调整,调整得怎样,并不知晓。因为写到这里,恰好有个朋友电话打进来,介绍一项新技术,说像我家这样的独栋房子,可以在屋面上全覆盖太阳能电池板,实现自主发电,自给自足,多余部分还可以上网卖钱。造价很便宜,因为政府有补贴。
我心甚慰。装不装没考虑,但知道政府在调整出口战略了,在变扩大出口为扩大内需了。这么一调整,给美国人民的补贴就给了自己的同胞,能不高兴么?
为了这份难得的补贴,看来是要提请我家领导认真考虑一下这项基本建设。万一国家治理雾霾下令关了所有的火力发电厂,每天定时定量供电,就像战时那样,我家不就可以笑傲江湖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