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这次养老制度改革是城乡统合而非官民并轨

(2014-02-10 05:01:46)
标签:

养老制度改革

并轨

财政投入

物价上涨

财经

分类: 财经漫谈

这次养老制度改革是城乡统合而非官民并轨

马年就是不一般,节后上班第一天就传来好消息,国务院 27日召开常务会议,决定建立全国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新华社接着播发这一改革的伟大意义,说,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使全体人民公平地享有基本养老保障,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和推进新四化建设的需要,这既有利于促进人口纵向流动、增强社会安全感,也有利于使群众对民生改善有稳定的预期,对于拉动消费、鼓励创新创业,具有重要意义。

天大的喜讯呀,养老双轨制解决啦!

在下掩饰不住内心的激动,找出禁放的鞭炮,独自到门口点起来,啪啪作响。俺家领导目瞪口呆:反常呀,太反常了!她站在远处打量了半天,确信本老头没病,才问一句:你没病吧?

俺当然没病,健康着哩。要知道,本老头在国企效力,如今在职时收入是不低,但一旦退休,收入就将飞流直下,至少三千尺。老哥们早就说了,每月到社保领钱,有两万多,角!俺就盼着并轨哩。俺心里打着小九九,也许命好,赶上时候了,在职时享受企业的年薪,退休时享受官员的待遇。为什么是官员的待遇呢?你想呀,并轨并轨,总是低的往高处并,没有高的往低处并。这也是中国特色。

可是鞭炮放完,再回到电脑上仔细研究这篇新闻,发现不对,鞭炮瞎放了。

原来这次的改革只是将已基本实现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合并。“在全国范围内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中的“城乡居民”,是一个侠义的概念,专指城里没工作的居民和农村的农民,并没有本老头什么事。

进一步的学习得知,我国的养老有四种模式,公职人员,企业员工,城镇居民和乡村农民。这次合并的是后两种。这两种人员的养老保险资金来源分几块,一是国家每人每月补助55元,二是个人缴付,三是农村集体如果有能力帮助农民交一部分。到了退休年龄的时候,就到社保去领退休金。多少呢?有一个公式,就是你个人账户的全部余额(包括国家和集体补助的部分)除以139,就是你每月的退休金。在下精于计算,如果个人每月也缴55元,缴满15年,连同国家每月补助的55元,退休前账上余额就是19800元,再除以139,每月可得142元。就这么多,可以抽一包好烟,但喝不了一瓶好酒。至于为什么除以139而不是别的,可能与平均寿命有关。大概退休以后平均每个人还可以活139个月。如果阁下你活了140个月,你就赚了。

俺很有点失望。这些年为老百姓所诟病的主要不是这种城里人和乡村人养老的不同,这些弱势群体的养老待遇其实也没什么不同。老百姓反感的是公职人员尤其是公务员的养老很特殊,他们在职时不要交一分钱的养老保险,退休之后还可以享受几乎和在职时一样的收入待遇。以平均3500元计算,年退休金是42000元,是城镇职工人均养老金2.09万元的两倍,是城乡居民859.15元的将近50倍。

看来,这次的改革是从最容易的部分下手了。不过公道地讲,也有意义,就是城乡一体了。城里人是国家的人,农村人也是国家的人了。以前城里一个拾破烂的,也有理由在乡亲们面前摆一摆城里人的优越感,以后就不能了。

而且冷静地想,拣容易的先做,也能理解。在养老问题上要全民一致,难呵!

难在哪儿呢?难在银子。中国的事情,但凡改革就要钱。养老制度改革就更是这样。目前是四改三,实现全面覆盖城乡居民,让每个公民享受每月55元的养老补贴,也不容易呵。以5亿人计算,这笔支出每年就要3300亿。

下一步再来三改二,把行政事业单位职工的养老保险与城镇职工的养老保险统合起来,就要更多的财政投入。你想呀,一旦牵涉到人们的利益,多半只有往高处走,不能往低处靠。在这里,只有提高城镇职工的退休金,尽量与公职人员的退休金靠拢,才能改革下去。你要想公职人员在职时交社保,退休后像目前城镇职工一样拿这点退休金,恐怕不行。说实话,官员队伍才是国家的基础,这个基础不牢,真会地动山摇。而要提高城镇职工的退休金,就只有财政注入资金。三改二什么时候可以成行?就看国家的财力状况,估计要一个漫长的等待。而要实现城乡一体、官民一致,全国只有一个养老制度,大家享受一样的养老待遇,估计是建国一百年的梦想。而且还要有一个前提,就是官员们坚持戒烟戒酒,不能恢复到以前那样胡吃海喝了。

老话说,活到老学到老。在下学了这一番,心平气和多了。存在的就是合理的,你得接受,否则,牢骚太甚会断肠,不合算。本老头退休在即,已经做好了每月到社保领两万大毛的心理准备。但愿物价不要一个劲地涨,退休的人涨不起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