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个热衷于打折的社会

(2013-12-18 05:00:53)
标签:

公务接待

法规

打折

作风

财经

一个热衷于打折的社会

记得几年前第一次去香港探望女儿,老两口没事就去菜市场买菜。

猪肉30港元一斤,土鸡40港元一斤。土鸡不叫土鸡,人家叫走山鸡。俺觉得贵了,就问:可以少一点么?八折如何?卖肉的大哥很疑惑地看了我一眼,接着与他的伙计说了几句鸟语。是笑是骂,反正俺不懂。不过从他们的表情上判断,好像不太欢迎。俺是何等聪明之人,岂能不识时务?于是决定不再自讨没趣,拉着孩他娘就走了。这一次,我们只是买了一把青菜回家。女儿下班回来教训我们说:您以为在内地呀,什么都可以还价,什么都可能打折。

这个小插曲当时就叫俺心有所动,但并没有多想。

这几天学习《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一条一条认真阅读,仔细领会,发现中央抓党风政风真的很严格很精细哟,官员们怎么吃,怎么住,怎么行,怎么玩,都有详细的规定。在下暗暗叫好,心想照着这样的规定去做,党风政风的根本好转指日可待呵。

但放下文件又想,过去类似的规定也有呀,也很严格呀,很细致呀,如果罗列起来,可以车载斗量,怎么没能把党风政风管好呢?不要说党风政风,就连官员们的这张嘴都没能管住哟!你看看把大家吃得,一个个脑满肠肥,凸显中国特色,多难为情哟!

什么原因呢?有学问的朋友分析说是体制问题,因为有规定而没有执行规定的监督制约机制,那些规定就是讲故事了。

这自然是对的。时下的社会问题,都可以归结为体制问题。体制机制是一个筐,什么问题都可以往里面装。不过要是再细分一下,各种问题的成因除了有共性,还有一些个性。

在下觉得打折的社会心理是许多规定得不到切实执行的成因之一。

中央的这些规定看上去很权威,很刚性,但到了下面,到了基层官员那儿,可能就要打点折,别指望能够百分百执行。说实话,执行率有个60%70%,就很好了。

因为,我们这个社会大家太热衷于打折了。

一件衣服标价2000元,你一看,不错,款式不错,质感也不错,就问:打折么?人家摇头,说不开虚价。不开虚价?说一不二呀?于是你扭头就走。过了些日子说换季打折了,还是这件衣服,人家标价5000,打5折。打5折呀?不错!于是你高兴买下,以为捡了个便宜。

老百姓就是这样热衷于打折,虽然不断地吃苦头,还是痴心不改。

民间如此,官场也是这样呵!实际上,老百姓打折的心理能够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心态,源于官场上普遍的打折作风。

官场上有一种现象很普遍,总是要求从严,执行从宽。我们的各级各类领导在作指示的时候,总是高标准严要求,高到离奇严到苛刻,几乎无法实现。不过领导也没指望百分百落实。他预先就对落实的效果打了折,心想说要这么说,标准低了,再打一下折就不行了,现在高要求,虽然实现不了,能有个六成七成落实也就可以了。这样的情形太多,试举几例。

比如开会,通知八点。秘书说早了,天太冷,怕到不了。领导说就写八点,但掌握九点开会,你要是写九点开会,十点都到不了。于是,久而久之,大家就知道开会时间可以打折。

比如捐款,每人一千。部下说,每人500就够了,可以完成任务,太多了大家会有意见。领导说,还是写一千,你要是写500,任务就完不成。于是,大家知道这一千的任务可以打折。

比如公款招待只能四菜一汤。有人说,这不够吃呀!领导说,文件不能变,这是上级的精神,执行的时候变通一下,在一个菜里面多做点文章就是。于是,大家知道,上面的硬性规定也可以打折。

再比如说,受贿5000元就要立案。大家说,5000元就捉起来,班房不够用哟。领导认为应当咬定5000元不变,执行的时候可以适当放松。于是大家知道,这条红线可以逾越。

我们各级各类的领导和管理者,就是这样兢兢业业培养着打折精神。

我们的领导不仅以身作则努力培养打折精神,还致力于把打折精神法制化。政府的各种规定各种许可各种标准各种要求,好像都有一个区间,而且这些个区间还比较广阔。比如对企业年检,可以每年都检,也可以两年一次;可以必检,也可以抽检。类似这样的规定很多很多。这些区间,就是打折的区间。至于我们的法律,更是普遍打折。我们的法律规定有缓刑有减刑还有假释,这都是对法律的打折。我们的刑罚在定义罪与非罪、罪重罪轻的时候,也有一个很大的区间,法官们可以在这个区间自由裁量,则更是打折的区间。

现在要问的是:有权阶级为什么总喜欢设定一个区间来方便打折呢?在下解放思想开动脑筋,以为这样做有两大好处。一是可以确保不犯错误。你想呀,有这么大的余地,左一点右一点都可以,都在区间之内,于是就永远正确了。二是可以方便寻租。打折的区间就是权力寻租的区间哟。

前几天去办港澳通行证。如今人家转变作风,说办证也有时间规定,510天。我说5天行不行?因为局长是我的朋友,人家当然说行,三天也行。但我就想,要是我谁也认不得,大街上贩夫走卒一个,又有急事要赴港,这个区间就很重要了。可能为了5天能拿到证,给几包烟是需要的。这就为寻租预留了空间。

什么都可以商量,什么都可以还价,只是要看你有没有商量的资本,有没有还价的本钱。这就是我们这个社会的特色。这个特色是使官场腐败社会糜烂的腐蚀剂,因为打折是没有边际的,可以让一切看上去公平正义的社会规则消失于无形。

回到公务接待规定这个主题上来。要相信我们的最高领导是明了这个国情的,在制定这个公务接待新规的时候还有一套管用的办法确保执行到位,而且能够持续执行,没有预留空间让下面的各级各类官员去打折。要不,26条新规又会成为一个故事。

更期望从执行这个新规定起始,使各项法律法规刚性起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