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温岭杀医医疗改革社会保障人性线底杂谈 |
分类: 财经漫谈 |
流血是缺钱所致还要用钱来治
浙江温岭,我国第一缕阳光照见的地方,前几天一个医生死了,是被他治疗过的病人杀死的。这几天从主流媒体到网络舆论都在说这个事,痛心呵!
这种杀医的事屡见不鲜,这回特别引起全民关注的是这个医院的医生都站出来抗议了,壮怀激烈,最后惊动了国务院,惊动了李总理。
舆论的观点也很多,痛恨罪犯丧心病狂,痛批医院管理不善,痛斥政府无所作为。许多善良的朋友问一个问题:医患关系何以至此?
老夫家里有个医生,晚辈中还有几个医生,所以对医患关系比较敏感,特别在意。借着这个机会,也来说道说道。
依在下观察,如今医患关系紧张,都是因为压力太大造成的。什么压力呢?就是金钱的压力。
医患双方本来有一个共同的敌人,就是疾病。为了打败疾病,医患双方本应是同志是战友。但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这种关系变了,变成利益关系。而且这里的利益关系还不是商业上的双赢关系,而是零和关系。我口袋里就一百块钱,你拿走了九十,我就只剩十块了,你要是拿走一百,我就分文没有了。于是同志不是同志战友不是战友,而是敌人,至少,不过是相互利用的工具罢了。
何以如此?根本原因是所谓的医疗改革。我国的医疗市场化改革,说白了,就是由国家或集体负担医疗开支变成由个人负担。一方面,医院市场化了,医院财政的来源全靠病人掏腰包,政府分文不给,名曰以医养医;另一方面,就医市场化了,得了病治不治怎么治,都是病人自己的事,当然掏钱也是自己的事,政府袖手旁观,名曰自己做主。
在这样的机制之下,一方面,医院要生存,医生要活命,必然想方设法提高医疗收费,于是重复检查、过度治疗、大药方都来了,甚至有些无良医生对疾病有能力斩草除根也留一手以便不断榨取银子。另一方面,老百姓收入不高,面对几千几万的医疗费真的头大。而且许多百姓习惯了过去的低价医疗,对高收费本能抵触。他们从街谈巷议那儿知道如今的医院也很黑,如今的医生也很贪,于是捂紧着口袋到医院来,处处提防着,对合理的收费也异议,对善良的医生也怀疑,对收费金额和医疗结果一旦有不满意的地方,就觉得受到了欺负,就要反抗,甚至以死相拼。
说来说去,就是一个钱字。温岭以及全国各地医院地板上流淌着医生的鲜血,其实背后是银子问题。钱就是命呵!
而这几个钱,政府本应有能力支付的。其实只要三公消费降低一些,全国各地的政府不要建那么高的楼,各级的官员不要喝那么好的酒不要坐那么靓的车不要旅那么多的游,就可以剩下银子来拨给公立医院,再要求他们公益化;就可以建立全面覆盖的医保体系,让老百姓一般的疾病可以得到免费治疗,然后再要求他们法治化。你政府不掏钱,只一味要求医生救死扶伤,要求百姓遵纪守法,缘木而求鱼呵。
如今的许多社会矛盾,看似是各个群体之间的利益之争,实质是政府与民争利所致。污染是如此,拆迁是如此,劳资纠纷是如此,医患纠纷也是如此。政府总要老百姓重义轻利,何不从自身做起?
好在,我国的医疗又改革了。否定之否定,回到国家履行社会责任这个轨道上来。最近大家热议俄罗斯的全民免费医疗,心向往之。有专家说很复杂,有领导说不实际。但李总理最近主持国务院常务会议时说,要加强社会保障,对困难人群的基本生活国家要兜底,以免社会失去道德底线和人性底线。这个表示令人温暖,令人振奋。
期望社会保障大幅度加强,以便没鞋穿的穷困的朋友能够有最低限度的尊严生活着,有鞋穿的体面的朋友能够放心地穿着皮鞋上街,不必担心斜刺里窜出一把刀来,血流一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