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野兽学习做父母
(2012-10-27 13:01:09)
标签:
育儿深圳楷体四世同堂孙子 |
分类: 人生感悟 |
向野兽学习做父母
前几天在公园散步邂逅老陈,一个战友,也正被他老伴挟持着,看上去有十万个不情愿似的,在沿湖的柳树下漫无目的地溜达。
“嘿,不是去深圳做孙子吗?怎么回来啦?”
这老兄有儿子在深圳。去年儿子又有了儿子,他高兴得像只猴,脚尖都不着地,声称不跟我们玩了,要给儿子带孙子去。大伙笑曰,不是带孙子,是当孙子吧?当孙子就当孙子,只要有孙子,当什么都可以。他就这么笑着,一阵风似的走了,叫我们这班想当孙子而不可得的郁闷老头羡慕嫉妒,还有些恨。
“早就回来了。关起门来房子太小,打开门来又没朋友,实在住不惯。”
接着老陈说了个老套的故事,就像当年我们乡下的父母到城里来一样。这个理解。离开自己的老窝归顺儿女,都会遇到这样的问题。由乡村到城市是这样,由小城市到大城市也是这样,要是一不小心坐个飞机到了洋人国,恐怕更是这样。我点点头,免不了有点幸灾乐祸。
我们两个爷们就这么天上地下地打趣。而他的老伴,拉着我那孩子的娘在一旁说起了悄悄话,说着说着,声音越来越细微,最后竟掏出手纸擦起了眼泪。老陈拿眼扫了一下,似乎有些不耐烦,嚷着走吧走吧。他爱人扯着我爱人的袖子,依依不舍,走了。
本想调侃一下老婆:“这俩口子神色不对。元芳,你怎么看?”怕我家那口子摸不着头脑,以为俺想着另一个女人哩,改问曰:“说什么呢?还哭。”
都说女人喜欢八卦,其实谁都一样,男人也不例外。特别是当这个男人没什么要紧事时。现如今,俺就是这样的状态。
“小丽说,儿子讨厌他们了,嫌他们啰嗦,又嫌他们去了太拥挤,压缩了小俩口的空间,使他们觉得很不自由。上个月孙子一岁了,就花高价放托儿所,摆明了赶他们老俩口走。”
老陈的爱人快六十了,行不改名,还是小丽。她说的情形让人同情。想老陈这样的烈性子,哪里真能当孙子?肯定打起背包就回家。
“能理解。”我习惯言简意赅。这里说的能理解,不仅理解老的,也理解小的。小俩口的世界,突然加入两个老人,两个对儿子而言是半陌生、对儿媳而言是全陌生的老人,多突兀呀!能够客客气气,或许还能带点依依不舍地说再见,以后每年见一回两回不别扭,就不错了,有什么好哭的呢?
“他们老两口伤心,我也能理解。他们就这么一个宝贝儿子,从小捧在手心怕掉了,含在嘴里怕化了。到深圳工作,买好房子,买好家具,买好一切,连儿子的内衣内裤都是小丽精心挑选。如今刚一成家,他们就成多余的了,怎能不伤心?”
俺孩子她娘尽管眼睛里只有人的五脏六腑,但有时候也能说出一番医学之外的道理来。比如上述的这番人之常情,就不可辩驳。
是呀!这是不可辩驳的人之常情,但在儿子那儿,也是人之常情呵!这里面,一定有蹊跷。
朋友们知道,俺是一个思想者。至于所思所想靠不靠谱,那是另一回事。这会儿发现不对头,自然就要开动脑筋。
俺总结父母子女的关系,有四种类型:前紧后紧,前紧后松,前松后松,前松后紧。所谓紧与松,是指父子从情感到生活的联结度。前紧后紧,是指小时候父母把孩子视作心头肉,孩子成家立业之后,父母还要深入地介入孩子的情感与生活。前松后松是指父母从小就不关心孩子,让孩子自生自灭,孩子大了,也不依赖孩子,与孩子保持距离。说明了这两种类型,其余的就不言自明。
那么,站在父母的角度,哪种类型的父子关系是明智的呢?前紧后紧?不好。我的战友老陈就想融入到儿子的生活当中去,但失败了。前松后紧?小时候不管不问,孩子大了,你再找上门去要吃要喝?显然不好,有无赖的嫌疑。前松后松?自然也不好。一来母爱是天性,不管儿女你做不到;二来即便这样做了,没人表扬潇洒,只是自私。很显然,前紧后松最为恰当,最为明智!
孩子小的时候,尽其所能哺育孩子,教育孩子,爱护孩子,使他们健康成长。孩子成人了,自立了,就自觉地淡出孩子的生活,不过度地依赖,不过多地干预,更不过分地索取,站在适当的远处,默默地为孩子祝福。孩子有困惑了,能指点就指点一下,孩子有困难了,能帮助就帮助一把。总之,为父为母要尽可能成为孩子心灵的港湾,人生的堡垒。
在这个问题上人们最容易犯的错误是前紧后紧。这里面有难舍亲情的情感因素,也有施恩回报的理论支持。许多朋友怀念上几辈四世同堂的盛况,觉得那样的家庭关系才温馨。其实呀,四世同堂也好五世同堂也好,里面的矛盾甚至血泪,罄竹难书。封建社会之所以能维持一个大家庭,全是经济使然,而不是感情使然。儿子成家了,想独立出去单过,老爷子不同意,就不行,因为不给你田,不给你地,你就活不了。如今,只有官二代富二代紧靠着父母,不是出于感情,而是为了金钱地位。至于平民子弟,全靠自己打拼。在这样的经济基础之下,要儿女像过去侍奉老太爷那样侍奉如今的父母,不现实了。
俺开动脑筋那么一思考,就总结出了这么一番伟大的道理,有时候真的佩服自己。怎么开导我那爱面子的战友呢?恰巧那天晚上中央七台播非洲草原上的狮子,立即电话他,叫他第二天早上看重播。
狮子教育人呐!小狮子小的时候,母狮真的经常含在嘴里。但一当孩子大了,就把它们赶走。要是孩子不走,好,你们不走,我走,它自己溜之大吉。目的是促使孩子自立。等到孩子自立了,母狮也老了,但它绝不会再凑上前去,要孩子抚慰,要孩子抚养。这才叫真正的无私哩!
结论是,向野兽学习做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