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时间
(2012-09-14 09:08:04)
标签:
云贵楷体新名词到达事发杂谈 |
分类: 时事评论 |
第一时间
时下新名词多,让人目不暇接。你要是功力不够 ,连晃几下就晕了。头晕之际,就怀疑自己跟不上趟。
大概新名词的作用也正在这里,就是要你晕,晕了就没什么话说,只有叫好。
有一个新词叫“第一时间”,朋友您可知道什么意思?
最近云贵地震,中央台使用这个词的频率极高。说领导干部第一时间到达,抢险队伍第一时间到达,救灾物资第一时间到达。看着看着,俺就坚信,尽管平时有些官僚主义,但大灾面前大家还是积极行动起来了,没有耽搁,没有拖延,人财物很快就到了急需救助的灾民面前。
不过,这“第一时间”听多了,在下还是有些疑虑:到底是什么时间呀?是各级政府应对地震预案中所规定的时间?还是某个领导或者某个记者凭个人想象认为这是事发后采取行动所需要的最短的时间?抑或就是指第一个到达,而不论距事发多长时间?不管是哪个时间,看电视的人们可能朦朦胧胧有种感觉,领导们忧国忧民非常急迫,至于具体什么时间,恐怕没有概念。
在下想,不如报道具体的时间,说地震是几点几分发生的,当地领导是几点几分到达的,第一批救援队伍是几点几分进驻的,第一批救援物资又是几点几分卸货的,似乎比第一时间的概念更清晰得多。
事实上,“第一时间”的运用已经很普遍化了。无论哪里有灾有难,领导都说是“第一时间”到达现场指挥抢险,而不会说事发后几点几分到达现场。为什么要模糊时间概念呢?在下想,这里面有些学问。你想呀,我要是说几点几分,你在那儿板着指头七算八算,就会算出事来。比如我这个县长是事发后八小时到的,你在那儿算着,开个会研究一下,一小时够了吧; 五十公里的路程,一个小时也够了吧,咋要八小时呢?莫非还去干了点别的?现在我说第一时间,尽管赴灾区之前还去向小三告了个别,但给人们的印象就非常正面。做官要注意细节,细节决定成败呵!
可能记者也是出于无奈。为了和谐,大概不能有负面的东西,特别是灾难面前。于是,许多“第一时间”不加核对就直接传到直播室,老百姓看了就只会感动,以为形势一片大好,不是小好,于是猛烈鼓掌。至于真实情况如何,并不重要。
这个“第一时间”,其中隐藏了多少虚假,只有天晓得。
但愿在我们的新闻媒体上,不要再看到这个新名词,虚名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