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让犯罪的理由正当化
(2012-08-08 08:55:33)
标签:
中国楷体坏事理由三聚氰胺杂谈 |
分类: 时事评论 |
不要让犯罪的理由正当化
做坏事有做坏事的理由。在下没做过坏事,却对做坏事的理由感兴趣,姑妄言之,朋友们就姑妄听之。
人们做坏事,动机无非是两个,一是利己,二是害人。利己的多,害人的还是少。除非丧尽天良之徒,一般的人做坏事多半还有一些心理障碍。想:我怎么能这么做呢?不道德呀,没人性呀!想到老师的教导,想到自己的荣誉,想到朋友的信任,想到家人的期待,想到莫名的上帝,想到恐怖的鬼神,都会令他不安。有些人想着想着,就会放弃做坏事的念头。
而想过这些之后还打定主意做坏事的人,这时就要经历一个煎熬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他一定会找一些理由来平衡他的内心,使他有勇气把罪过付诸行动并进行到底。
大家知道毒品害人,毒贩子死有余辜。但从一些报道中可以看出,毒贩也不是天生的坏蛋,他们在犯罪的经历中也有一个心理挣扎的过程。
贩毒的人,知道毒品害人,会使人妻离子散家破人亡。良知告诉他,使不得;但邪念告诉他,一本万利。怎么办呢?他就想:我只做一点点可以吧,赚点钱改善一下生活就不干了。赚了一点钱之后他当然收不了手,就想:这些吸毒者都是垃圾,家破人亡活该,赚他们的钱没什么不好,我不赚别人也会赚。等到赚了大钱了,知道罪孽深重了,还是收不了手,他还有干下去的理由,想:等我赚了大钱就去捐助学校,或者修座庙宇,积德行善。于是,他就一路走过来,又一路走下去,直到深渊。
我国食品领域的犯罪,五花八门,令人眼花缭乱,最能体现国人的创新精神。比如把三聚氰胺加到牛奶里,用敌敌畏使火腿保鲜,用瘦肉精来喂猪,收集地沟油让人们循环食用,等等,不一而足。干这些事的老板,只要还有一点天良,内心也会有所挣扎。因为他们知道,其后果无异于投毒。最后干了,就说明邪恶战胜了良知。
邪恶是如何战胜良知的呢?大概有这么一个心路历程。起初抱着侥幸心理,想:不会有很大的毒副作用吧,即便有一点,不要紧的,消费者慢慢就适应了。随着销售越来越旺,他们知道后果越来越严重,但利润也越来越大,要自己停下来是不可能了。这时就会想:又不是我一家这么干,我不干,别人也会干,与其让别人赚钱,还不如我自己来赚,可能我生产的东西毒性还小些哩。到了最后,他们还可能找到神圣的理由,想:我这么干,也不完全为自己呢,你看,解决了这么多人的就业问题,还交了那么些税,贡献不小哩。直到有一天站到被告席上,他犯罪的理由才终结。
官场上的贪赃枉法,也是一个犯罪领域。这里面的犯罪分子最初大多是良家子弟,后来被权力腐蚀,慢慢变坏了。其实这个变坏的过程,也是一个良知与邪恶不断斗争的过程,只是,最后邪恶胜利了。这些犯罪分子都是高智商,他们在煎熬的过程中为自己犯罪找到的理由也就更全面,更深刻,甚至更合情合理。
其一是补偿说。我的工资低呀!你看,和我相当职务的国企领导人员,和我一样能力的私企老板,他们什么收入?我要是守着这几个工资,合理吗?老婆有房住吗?孩子能上学吗?国家给这点钱,摆明了是默认当官的可以有额外的收入。
其二是被迫说。我身不由己呀!你以为我想贪呀?我才不在乎这几个钱,但不贪不行呀。你不贪,上级怎么看你?会觉得你是异类有异心,不信任你;同事怎么看你,会觉得你有野心,处处防着你;群众会怎么看你,会觉得你不近人情,没有哪个愿意靠近你。要在江湖混,就只能随大流呵。
其三是和谐说。贪也有积极意义呀!中国是个讲人情的国度,要尊重这个基本国情。在人情往来上不犯众,不出格,入乡随俗,尊重民意,对上对下对里对外都有利于和谐。要是打破常规自树一帜,就会激化矛盾破坏和谐。
其四是小节说。我们做领导的,讲政治要紧呀!政治是什么,就是紧跟上级,就是发展经济,然后就是维护稳定。这都是紧要的,至于人情往来,吃点喝点拿点,只要不过分,不张扬,不引起民愤,不是什么大问题。古人都说,千里来做官,为了吃喝穿,我们也不能免俗嘛。
还有一种正义说。有个地方的教育局长收了许多红包,拿出其中的一小部分来给下属的学校做办公经费,然后就对自己说,你看,我收礼是为什么?杀富济贫!
凡此种种,不论贩毒的也好,造假的也好,贪腐的也好,其理由五花八门,当然都不能成立,只是一种借口。不过,如果允许这些犯罪行为长期大量存在,这些理由就有可能慢慢被社会所接受。到那一天,这些恶行就不是犯罪了,也就意味着全社会都陷在犯罪的深渊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