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文/杀手里昂
农村题材,扶贫故事,没有流量明星,可能电影《十八洞村》对于普通观众来说,并没有太大的吸引力。然而,看过电影之后,却有点意外惊喜。虽然这是一部农村扶贫题材的片子,却拍得不乏味,有很强的戏剧冲突。
影片一开头就制造了一个戏剧小高潮,村民得知小薇薇回到十八洞村的消息之后,哑巴拿起砍刀就跑,杨英俊丢掉手里的秧苗去追,全村人一路围追堵截,在镜头的快速切换与音乐的烘托下,极具节奏感,又为观众制造了悬念。并且,导演在电影影像语言上还运用了很多现代艺术手段,如抽帧、航拍等手法,让影片更能让现代观众接受。
https://wx3/large/76f9323dgy1fkos7c05yfj20zk0jzdnv.jpg
除了故事情节上的戏剧冲突之外,影片最主要的还是通过人物内在的戏剧冲突来推动故事。主人公杨英俊作为一名退伍军人,勤劳本分,靠自己的劳动维系家庭的生活,从最开始以被识别为贫困户为耻,到最后率领杨家班填土造田,打起扶贫攻坚战,这个人物身上有一种憨厚的倔强,但却很可爱。
《十八洞村》讲述的虽然是农村扶贫的故事,但是内核却是在探讨人与土地、自然的关系。片中的农民不再是以往符号化的形象,而是作为一个个有血有肉的独立个体出现,他们可能不完美,但却真实鲜活,呈现出一个很真实的农村图景。
https://wx4/large/76f9323dgy1fkos7mgvl8j20zk0jzwox.jpg
片中有像杨英俊一样老实本分,靠劳动换取收获的农民,当然也有像杨英栏、杨金三这样好吃懒做,等待政府救济的农村懒汉。他们都是当下农村社会的真实存在,不管勤劳还是懒惰,他们都与土地有着割舍不断的关系,都要靠土地吃饭。
在农村,土地几乎就是农民的全部资产。所以,我们看到那个好吃懒做,整日酗酒的杨英栏在村里修路占用他家土地的时候却格外强硬,宁肯喝绝交酒也不愿意让出自己的田地。因为,没有了田地,他就没有了一切,娶媳妇那就更别想了。
https://wx3/large/76f9323dgy1fkos7wuzzhj20zk0jz0zk.jpg
影片后半段,导演用了一种类似类型片的拍摄方式为观众讲述了一个“愚公移山”的故事。扶贫志愿者动员杨英俊组建一支“杨家班”,打起一场扶贫攻坚战。农民用自己辛勤的双手填土造田,人与土地、自然的关系在这场“战斗”中达到了很好的融合,进而物质上的扶贫转化为精神上的扶贫,让影片不仅具有很深的艺术价值,也充满了积极正能量。
与以往表现农村题材的宣教片不同,《十八洞村》没有很浓的说教意味,更多的是通过主人公在扶贫过程中的转变表现农村当下的精神面貌。并且,作为一部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片中错落有致的村落布局,风景如画的田园风光,犹如中国山水画,极具古典意蕴。
导演用充满诗意的镜头语言将湘西的民族风情与自然风光呈现给观众,湘西的苗鼓、苗歌等原生态音乐,餐桌上的辣椒、酸鱼等饮食文化,还有绝交酒、家族议事等民族习俗,都被导演用镜头捕捉到,将这种民族风情与自然风光与故事中的人物完美融合,让这部农村题材影片散发出一种具有诗意的空灵韵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