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箭士柳白猿》:徐皓峰的另类江湖

(2016-03-07 20:48:08)
分类: 影评

/杀手里昂

从拍摄时间上来说,《箭士柳白猿》应该是徐皓峰的第二部作品,在《倭寇的踪迹》之后,《师父》之前。之所以把时间捋清,是为了更好的说明导演在不同阶段呈现出的创作风格走向。

 

在《倭寇的踪迹》中,徐皓峰凭借其独有的动作风格及画面感给观众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武侠体验,开启了徐氏新派武侠风格。而在去年大放异彩的电影《师父》中,徐皓峰又用一种更接近于商业的方式刷新了国人的武侠文化视野。而作为中间的《箭士柳白猿》则属于徐皓峰电影中承上启下的一部,它在风格美学方面比《倭寇的踪迹》成熟圆润许多,却还没有沾染《师父》中的商业气,应该是最接近徐氏武侠观的一部。

http://s12/mw690/002b5bUVzy6ZVTrJkgj6b&690

电影中的柳白猿作为武林仲裁人,以弓箭为武器,哪里有不平,哪里便有柳白猿的开弓之箭。即使颠沛江湖依然保持武林仲裁人的公义仁心,纠缠在爱恨之间身心迷乱却能够退守本真,“柳白猿”三个字即是逝去的武林秩序的象征。这也与徐皓峰电影中关于“逝去的武林”、“社会规矩”等一贯主题的遥相呼应。影片最后,柳白猿与投靠下野军阀的匡一民之间的双雄对决,柳白猿用箭,匡一民用枪,在导演徐皓峰看来,这其实是一次箭与枪的对决,箭代表的是内心,枪代表的是事业,也就是中国人外在和内在的冲突。

 

为了更好的呈现徐皓峰的武侠世界,徐皓峰构建出一套不同于观众之前看到过的任何风格模式。其实,早在《倭寇的踪迹》中,徐皓峰就完成了一次对观众过往经验的除旧破新,而这次他仍然继续打破观众对于武侠电影的惯性思维,建立独属于自己的武侠世界。

http://s4/mw690/002b5bUVzy6ZVTkZWDNc3&690

《箭士柳白猿》中的动作场面少了很多浪漫主义的表现方式,没有飞檐走壁、上天入地,更多的是呈现出一种闪转挪腾间智慧与功力的对决,追求一种写实的力量。作为一个遍访全国各地武术家的学者,徐皓峰考据了大量历史资料,尽量在电影中追求真实,还原武术原貌。他的电影总是能给观众在知识上做到一些科普工作。电影中“划勒巴子”(不是骂人)时双方那虚实相生、柔刚兼济的拳上功夫,写实生猛,让观众看到一个不一样的功夫对决。

 

作为浸淫香港武侠片多年的观众,他们早已习惯了追求视觉刺激的感官体验。而徐皓峰的武侠片却呈现出一个另类的江湖,这个江湖打破了早已在观众心目中建立起来的观影秩序。比如,《箭士柳白猿》中有一个镜头特别有意思:于承惠扮演的武林高手匡一民在走路的时候突然崴了脚,高高在上的仙风道骨之人立马被拉下神坛,也正因为这样,这个人物却也鲜活起来,变得趣味盎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