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狼》:披着主旋律外衣的类型片

标签:
娱乐 |
分类: 影评 |
http://s10/mw690/002b5bUVgy6RxAFIZcJ79&690
文/里昂
三天破亿,四天破两亿,七天破三亿,《战狼》势如破竹的吸金能力让不少业内人士惊掉了下巴,恐怕连导演吴京也始料未及。《战狼》乍一看,确实卖相不佳,海报上“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的主旋律口号有点赤裸裸。在现如今的电影市场,观众只要是一闻到关于主旋律的一丝气息便躲得远远的。然而,《战狼》实际上却是一部披着主旋律外衣的动作类型片。在经过导演吴京的类型化包装之后,《战狼》完全变成一部可以媲美好莱坞的动作片。它的成功,其实是类型化的一种胜利,目标明确,看点鲜明,就是要让观众在影院里嗨起来。对于看腻了“小妞电影”的国内观众,《战狼》这种充满男性荷尔蒙的硬汉电影其实是一个很好的调剂和补充,观众可以在影院换一种不同的口味,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内地观众的确需要这样的一部作品。
类型化的主旋律
好莱坞商业电影讲究类型化,说白了就是娱乐就要尽情娱乐,搞笑就要尽情搞笑,最终是一定要让观众嗨起来。但是,在一部国产军事题材电影中,要想让观众嗨起来就有点困难了。因为主旋律绑住了导演的手脚,带着铁镣跳舞不可能玩得太嗨。《战狼》之所以能够创造奇迹,很大程度上在于它将一部主旋律电影类型化,做了很多类型化的包装与处理。
有关中国军事题材的电影中,从来都不缺少主旋律,但是能够像《战狼》这样既弘扬了主旋律,又将故事拍得如此扣人心弦的却少之又少了。在以往的军事题材电影中,主旋律的表达是建立在个体要完全服从于集体、国家的命令之上,个人没有太多的个性特色,但是在《战狼》中吴京饰演的冷锋便打破了这种主旋律的人物塑造方式,将一个带有点“痞子”的特种兵形象呈现给观众,给观众耳目一新的感觉。
其实,这种感觉观众早就似曾相识。《战狼》中的人物塑造方式其实就是好莱坞商业类型电影中常用的桥段:带有个人英雄主义色彩的主人公经常不服从上司命令,一意孤行逞英雄,单枪匹马斗匪徒。在《战狼》一开场,狙击手冷锋便在一次执行任务中违抗了命令,虽然成功解救了人质,但仍被开除出队。这就是典型的个人英雄主义表现,个性张扬、敢于挑战权威。但这也是观众之所以喜欢这个人物的原因,以往那种“高、大、全”的人物形象早已不符合现代观众的审美,带有一点点可爱的缺点才更深受观众喜欢,也显得更加真实。这就是《战狼》在人物形象上做的类型化设计。
除了人物形象上的设计,最让观众嗨起来的还是影片中的动作场面。观众之所以能够看到如此酣畅淋漓的动作,主要得益于《战狼》完全是按照商业动作片的类型设计的。作为一部军事题材影片,《战狼》得到了南京军区的极大支持,拍摄期间,武器装备无论从数量还是型号上完全颠覆以往的制作方式。影片共采用3万余发子弹,动用国内现役所有种类直升机进行实战拍摄,而在一场大规模战争戏中,有32辆现役坦克同屏出现在影片中。除了这些豪华的武器装备之外,《战狼》还将3D的华丽视效结合在环环相扣、步步紧逼的故事之上,通过凌厉的剪辑让情节更加紧张刺激,丛林野战、人狼肉搏等极富感官冲击力的戏份都不时刺激观众的肾上腺素,是一部名符其实的热血荷尔蒙电影,堪比好莱坞战争大片。
“主旋律”这张牌,虽然不宜多用,但只要用的方法对,的确效果惊人。像《建国大业》《建党伟业》这样用明星堆砌起来的片子不可复制,没有可借鉴性。但是吴京的《战狼》却开创了一个新的方法,将主旋律与类型片相结合,将刻板的中国军人形象改造成“类好莱坞式的超级英雄”,再加上那些国产新式武器的集中曝光,这些新鲜玩意儿的合力,也促成了这匹黑马的观众缘。影片给予每一个中国观众一种强国感,普通观众的“强国情绪”刚好有了一个出口。所以,《战狼》中“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的主旋律口号便满足了观众的这种心理需求。
填补国内硬汉电影空缺
如今的国内电影银幕上存在着一个不太正常的现象:电影中的人物都阴盛阳衰,男性角色大都过于阴柔,没有阳刚之气。特别是近几年来,国内市场涌现出来一大批“小妞电影”,如《非常完美》、《失恋33天》、《分手合约》、《被偷走的那五年》等等,这些影片主要以女性角色为主导,男性角色处于一种被支配的地位。还有更甚者,《小时代》系列更是模糊了男女之间的性别,男性油脂粉面,说话阴阳怪调,失去了男性作为雄性动物的一些特征。而《战狼》这部影片的适时推出就好似一阵及时雨唤醒了久旱的庄稼地。
《战狼》的成功有点类似于当年的《泰囧》。2012年贺岁档,比《泰囧》早几天上映的《一九四二》和《王的盛宴》在票房上都遭遇了滑铁卢,因为在大过年的时候讲“人吃人”的故事毕竟不太应景。而就在观众苦恼于没有一部适合在春节期间观看的电影时,喜剧电影《泰囧》的横空出世便创造了奇迹。同样道理,就在观众看腻了银幕上的“娘炮电影”的时候,忽然一部纯爷们电影的出现,让隐藏在观众内心的荷尔蒙最终爆发出来,观众在影院很久没有如此嗨了。
《战狼》集战争、动作、冒险等多种元素于一体,而这些元素都充满了男性荷尔蒙,而特种兵的题材更是让这个故事充满热血。吴京和一众特种兵演绎了一出中国版的“敢死队”,只流血,不流泪。在这里不得不提一下影片的导演兼主演吴京。这位曾经的全国武术冠军,有着极好的功夫底子,特种兵的身份与其自身素质基本吻合。据说,为了更好的融入到角色之中,吴京被特批,在特种部队基层待了两年时间来体验生活,从战士走到士官最后步入军官,感受每一个环节的成长和艰辛,在这两年里,他熟悉了每一个武器。这种亲身体验更能让他产生对于角色的代入感和作为一名特种兵的身份认同感。所以,当观众在银幕上看到吴京拼命三郎式的贴身肉搏,便一下子激起内心的热血,唤起自己儿时的英雄崇拜情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