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巨人”——曾志伟

(2013-04-17 13:37:19)
标签:

娱乐

分类: 影评

/杀手里昂Leon

在香港演艺圈有这么一个艺人:他五短身材,却屹立于五光十色的香港演艺圈四十年之久;他有一副公鸭嗓,却能在香港主持界有着独属于自己的位置;他没有一张明星脸,却能长久以来深受万千观众的喜爱。他是谁呢?相信大家已经猜到了这位艺人的名字。他就是小巨人曾志伟。现在就让我们走进曾志伟,一起回顾他的光影人生。

 

    1953年,曾志伟出生于香港,中学毕业之后成为职业足球运动员,后辗转进入电影行业。在香港演艺圈,如果一个艺人长得足够帅就意味着他有更多的拍戏机会,也意味着他有更好的发展前途。但是对于其貌不扬,声音沙哑的曾志伟来说,这种先天劣势却成为了他以后在演艺圈能够叱咤风云的优势。因为他凭借着自身先天条件不足的缺陷再加上后天的努力与奋斗,逐渐寻找到了一种独属于自己风格特征的表演方式,并且获得了观众的认可。

    凭借着本身极具喜感的外形,曾志伟在其早期的演艺生涯中将自身条件的这种先天劣势融入放大到喜剧电影作品中,起到了意想不到的喜剧效果。他和洪金宝、冯淬帆、吴耀汉、岑建勋及秦祥林主演的《五福星》系列电影,以及王晶导演的《精装追女仔》系列电影中的演出,都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1987年王晶导演的《精装追女仔1》中有一个精彩段落:曾志伟饰演的吴准少叼着牙签,义愤填膺的模仿《英雄本色》中小马哥不准别人用枪指着自己脑袋的段落,让观众忍俊不禁。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曾志伟凭借其极具喜感的外形不断的丰富自己的喜剧表演之路,似乎在观众心目中,一提到曾志伟,首先联想到的一个词便是喜剧。不可否认,那矮小肥胖的身材,沙哑撕裂的声线,以及充满童稚的笑容,憨态可掬,犹如一个弥勒佛,怎能与喜剧脱得了干系。然而,曾志伟的演技首次获得香港演艺界的肯定却是凭借着一部爱情文艺片。

 

《双城故事》(1991年)

1991年,对于曾志伟的演艺事业来说是一个重要的年份。因为这一年,他参演了陈可辛导演的爱情文艺片《双城故事》。这对于曾志伟来说无疑是其演艺道路上的一次全新尝试。因为对于之前习惯了喜剧式的夸张表演风格,如何能够克制自己的情绪,把握住角色的内心感受,将观众带入剧情是曾志伟在这部爱情文艺片中能否成功的关键。

《双城故事》是一部讲述关于友情与爱情的故事。志伟和阿伦是一对好朋友,两人有着共同的梦想,后来志伟流落到旧金山。两人长大后在香港重逢,却同时喜欢上了张曼玉饰演的Olive。志伟为了友情主动退出,出海寻梦。若干年后,三人在旧金山重逢,但此时志伟却身患绝症。

两个好朋友同时爱上了一个女孩,结果彼此退让,在友情与爱情之间徘徊。这种看似俗套的故事,却因为演员们真实自然的诚挚表演让观众感觉细腻动人。特别是影片中曾志伟褪掉了之前夸张外露的表演风格,用一种洗尽铅华之后的真实自然演绎了一个男人在面对爱情与友情时的选择,塑造了一个重情重义的角色形象。在面对心爱的女人躲在自己怀里哭泣的时候,志伟却无法勇敢的向对方表达自己的爱意,只能向残酷的现实低头,表示无奈。那种欲说还休,欲言又止的情感纠结缠绕在志伟心中,苦不堪言,只能借酒消愁,将这份感情深埋在心底。曾志伟以一种相对含蓄隐忍的表演方式将那种欲说还休的暗恋演绎的楚楚动人,令人心生怜爱。

《双城故事》是在讲爱情,更是在讲友情。影片开头阿伦的那段冗长的旁白似乎是在回忆过去的一段往事,又似乎是在跟一位老朋友诉说着正在发生的故事。而这个故事的主角就是志伟。志伟与阿伦小时候经常玩海盗与辛巴达的游戏,梦想有一天能够出海去金银岛。然而,长大之后由于各种现实的无奈两人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直到有一天,两人在旧金山重逢,时隔多年的情感并没有因为时间和距离的遥远而变得陌生,反而历久弥新,情比金坚。当久别重逢的好友拥抱在一起,再伴随着阿伦的歌曲《一生中最爱》,我们就会有一种感觉:有时候,友情甚至比爱情来的更为深刻。

其实,无论是爱情,还是友情,最打动观众的还是影片中那种看似云淡风轻,实则暗流涌动的真情实感,只有真实的力量才最容易触动埋藏在观众内心深处的那根敏感神经。曾志伟正是凭借其真实内敛的演绎获得其演艺生涯的第一座金像奖最佳男主角奖杯。

 

《甜蜜蜜》(1996年)

1991年的《双城故事》之后,曾志伟似乎在演艺道路上找到了更为宽泛的戏路。1996年,曾志伟参演了陈可辛导演的另一部爱情文艺片《甜蜜蜜》。在片中,曾志伟饰演一位黑帮老大豹哥,尽管戏份极少,只有六场戏,但曾志伟演绎的这个角色却能深深的打动观众,让观众印象深刻。这个角色的成功塑造也为其赢得了第16届香港电影金像奖的最佳男配角奖。

《甜蜜蜜》主要是讲述张曼玉饰演的李翘与黎明饰演的黎小军之间的爱情故事,豹哥只是作为他们爱情之间出现的一段插曲,而正是这段插曲使得整部影片的结构更加丰富完整。相对于黎小军骑着自行车载着李翘在香港街头唱《甜蜜蜜》那样的理想主义爱情,豹哥那纹满纹身的宽厚肩膀则属于实用主义爱情。黎小军让李翘尝到了初恋的懵懂的味道,而豹哥却让李翘蜕变成一个成熟的女人。

其实,导演陈可辛在这部片子里主要讲述了一个漂泊的故事。《甜蜜蜜》拍摄于“九七回归”的前一年,大限临近给港人造成了前所未有的恐慌心理,人们顿时失去了归属感,陷入一种无根的状态,而影片内容正好契合了当时的时代背景与港人的心理反应。李翘与黎小军都是从内地漂流到香港,想获得港人身份认同的无根的人。而曾志伟饰演的豹哥也同样如此。他虽然是黑社会老大,却每天过着提心吊胆的日子,也是处于一种漂泊的无根状态。

在影片最后,曾志伟饰演的豹哥显然已经褪去了黑社会老大的影子,展现出一种浪子回头金不换的与世无争与淡泊宁静,全然失去了过去的暴戾之气。在这里曾志伟用一种更加生活化、日常化的表演方式不露痕迹的刻画这个试图安定下来过正常人生活的昔日浪子。然而,世事无常,命运弄人,就在曾志伟不愿再做一个漂泊者,想安定下来时,却无法逃脱宿命的羁绊,横尸在纽约街头。当李翘被警察带到医院辨别尸体时,看到豹哥背上为自己纹的那只米老鼠,不禁失声痛哭。《甜蜜蜜》中豹哥与李翘的爱情可以看做是《双城故事》中志伟与Olive爱情的一种延续,在《双城故事》中,两人没有走到一起,但是在《甜蜜蜜》中,两人之间的这段爱情插曲或多或少的弥补了之前观众心中的一些遗憾。

 

从王晶式的“低俗喜剧”,到陈可辛式的爱情文艺小品;从龙套到配角再到主角,曾志伟经历了香港电影从“黄金时代”走向“冰川时期”的阵痛,特别是九七金融危机之后,港片更趋于没落,甚至有学者喊出“港片已死”的绝望哀嚎,曾经辉煌的香港电影一去不复返。然而,就在2002年,有一部影片的横空出世却为当时不景气的香港电影注入了一剂兴奋剂,成为香港电影的救市之作。而曾志伟有幸成为这部港片救市之作的参与者。

 

    《无间道》(2002年)

    一直以来,警匪片都是香港电影中经久不衰的经典类型题材。然而,2002年刘伟强导演的《无间道》对于香港警匪片来说却有一种改革创新的意义,令香港警匪片达到了另一种新境界。影片打破了传统警匪片中警匪枪战对峙的模式,而是以心理战术营造一种没有硝烟的战争。

    在影片中,曾志伟饰演一名黑社会老大韩琛,有观众或许会质疑,让那不足一米六的五短身材去饰演一名黑社会老大,是否太缺少信服力。但是,或许看过影片开头的那段“一将功成万骨枯”的动员演说,观众就会打消心中的顾虑,叹服那小小身体里竟然蕴含着如此巨大的能量。原来,黑社会老大真的与身高关系不大,最主要的还是在于演员的气场。

《无间道》摆脱了过去警匪片中那酣畅淋漓的枪林弹雨与街头斗殴等动作模式,而是主要依靠警匪卧底来将影片的外在矛盾冲突内化为心理斗争,如同猫鼠游戏,斗智斗勇。而韩琛作为黑社会一方的头目,自然需要强大的气场才能压得住阵脚,毕竟这场游戏关乎生死。在警察审讯室问话的那段戏尤为精彩。作为犯罪嫌疑人,韩琛在警察审讯室里大口大口的吃着盒饭,前一秒还对警察笑脸相迎,后一秒却立马怒形于色,丝毫不将警察放在眼里,令人不寒而栗。犯罪嫌疑人在警局里吃饭吃得如此猖狂,如此嚣张,曾志伟饰演的韩琛还真是头一个。

作为黑社会老大,曾志伟饰演的韩琛老谋深算心狠手辣,在与警察的多次周旋中都始终占据了上风。然而,当他再次被警察围困惊慌逃窜时,却做梦也没有想到自己辛苦培养的卧底最后竟然成为了自己的掘墓人。当他听到刘建明的手机铃声在地下停车场响起时,脸上的那种茫然彷徨都显示出了这个曾经叱咤风云的一代枭雄的穷途末路。当他倒在停车场的泥水中时,也只能印证了那句话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

 

《大灌篮》(2008年)

2007年,曾志伟接演了《大灌篮》,或许有观众不禁为其捏一把汗,因为这部戏的导演是朱延平,主演是周杰伦。周杰伦在2005年主演了一部有关赛车手的电影《头文字D》,对于一个毫无演戏经验的新人来说,整部戏完全是依靠身边的配角黄秋生等人撑起来。黄秋生还因本片中的精彩表演同时斩获香港金像奖和台湾金马奖的最佳男配角奖。如果没有配角们的出彩演技作支撑,整部戏的结构就会轰然崩塌。这部《大灌篮》也同样如此。

在《大灌篮》中,曾志伟饰演的立叔是一个在街头讨生活,处事圆滑投机,鬼点子特别多的一个人物,一次偶然的机会看重周杰伦饰演的世杰拥有异于常人的篮球天赋,便邀请他去球队打篮球。从两个人的关系上来说,有点类似于《头文字D》中黄秋生与周杰伦的关系,都是作为精神导师指引周杰伦走向成功。在这段曾志伟炒作周杰伦打球寻亲的桥段中,曾志伟充分发挥其三寸不烂之舌的功力,将周杰伦打造成一个打球寻亲的孤儿,利用带有欺骗性的噱头和媒体的炒作作为新闻价值,提高球队的声誉。特别是他那段慷慨激昂的篮球演讲,用一种一本正经的腔调与台风陈述着体育精神与中国传统孝道,而这种表面上的庄重威严与观众全知视角下的虚假做作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更显示出了曾志伟处事的圆滑与投机。

毕竟,这是一部朱延平的电影,所以电影的娱乐性还是放在首位的。曾志伟在片中的表演自然也少不了他所最擅长的喜剧风格。周杰伦与他一冷一热,一庄一谐,周杰伦面无表情的木讷与曾志伟丰富的面部表情肢体动作构成鲜明对比,相得益彰。

一个好的角色对于一个演员来说至关重要,然而,好角色却是可遇不可求的。对于一个拍过接近200部电影的曾志伟来说,不可能每部戏都会接到好的剧本和角色,他只有尽量的塑造好剧中的每一个角色。没有小角色,只有小演员这句话用在曾志伟身上再合适不过了。

就在今天,曾志伟刚刚步入了花甲之年。回顾他四十年的演艺生涯,他大部分都是作为配角形象出现在银幕上,甘当别人的绿叶。但是没有这片绿叶,我相信任何红花都不会鲜艳。 曾志伟用他的实际行动诠释着没有小角色,只有小演员这句话的真谛。真心希望香江小巨人在以后的日子里能够给观众带来更多更好的作品。

(上海SMG艺术人文频道《光影空间》栏目专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