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悬空寺,首先想到的就是它——位于大同浑源县的恒山悬空寺,距市区60多公里。它太有名了,网上一搜立马啥都有了。所以这篇博文不写它的历史、建筑特点,而从自己的角度记录一些经历和感受。

从五台山至大同经过浑源,游览悬空寺是一个最省时不绕路的方案,可惜我们借道应县到大同。不过大同到浑源班车很多,浑源到悬空寺打个车也就20元左右。
在大同客运东站买票时,直接买到浑源就行了,谁知鬼使神差多问了一句“有否到悬空寺的车”,给此行增加了不小的麻烦。
——“9点半有直达悬空寺的,20元/人。”
虽然要等40多分钟,但省去在浑源转车,直接就到,好事。
检票后,一看车前窗上贴着“大同一灵丘”,咦?怎么回事?与景区专线车风马牛不相及,心中暗道不妙。
车一开,不朝南走,而是拐向西,回大同市里兜一圈,那是我们才过来的路哎。
在阳泉去昔阳时曾遇到这种状况,客运总站出来后在市区兜圈拉客。大同亦如此,御东新区跑一圈,10点多才又拐向东,从御河东路出了城。
快到浑源县城,239国道向南方向严重堵车,运煤车、运货车望不到头。大巴司机也急了,一打方向上了逆行道。在离景区一公里多的岔路口前让我们下车步行进去,理由是怕前面还堵得厉害。
此时11点多,顶着中午的太阳,在无遮无挡的烈日下步行,看身边一辆辆车呼呼地开过去,心里那个怨呐。
好在与我们一起“上当受骗”的有十来个人。其中一对年青情侣与路边摩托司机一番讨价还价,小伙坐上去了又给姑娘拉了下来……
走到悬空寺停车场看山上的239国道,依然是一排车龙。


(从左上角的圈一直走到右下角的悬空寺)
悬空寺给人的感觉非常震撼。尽管见过照片看过视频,但与实地近距离的切身感受完全不一样。
悬空寺这面的山崖朝东,上午是光线最佳的时候,我们在入口处尚可见到一点点阳光照在寺庙的飞檐上,不一会过了正午太阳偏西,悬空寺整个就隐藏在阴影之中。


寺庙的山门很小,路很窄,很陡,有时一人过都觉得有点困难(游览是单行线)。这位大妈有点胖,又恐高,上这个90°的拐角楼梯很费劲。







(楼梯上来右手有个铁把可以借力)
寺庙建筑充分利用了当地的环境、山势,选址和建设有独特的眼光,是古代工匠高超技艺和聪明智慧的结晶。


站在廊栏前往下看,寺前有片山谷,现在是停车场、观景台,当年可是崇山峻岭中的北魏栈道,只有一块石碑仿佛在告诉后人:它曾经有过的那一段历史。

(后来才知道拦坝那边是恒山水库)

游完悬空寺如果时间还早,可以去北岳恒山。因为来程不顺浪费了时间,就选择直接返回大同。又若准备充分带好简单的衣物,在浑源县住上一晚,即可去恒山一游了。
交通攻略:
大同客运东站到浑源的大巴11元/人,转景区小面包(浑源—悬空寺)8元/人。另有浑源—恒山的专线小面包车。
注:
1、悬空寺,位于山西省大同市浑源县恒山金龙峡西侧翠屏峰峭壁间,原叫“玄空阁”,“玄”取自于中国道教教理,“空”则来源于佛教的教理,后改名为“悬空寺”,是因为整座寺院就像悬挂在悬崖上,在汉语中,“悬”与“玄”同音,因此得名。建成于公元491年,是佛、道、儒三教合一的独特寺庙。“悬空寺”建筑极具特色,以如临深渊的险峻而著称,素有“悬空寺,半天高,三根马尾空中吊”的俚语,以如临深渊的险峻而著称。
悬空寺呈“一院两楼”般布局,总长约32米,楼阁殿宇40间。悬空寺的总体布局以寺院、禅房、佛堂、三佛殿、太乙殿、关帝庙、鼓楼、钟楼、伽蓝殿、送子观音殿、地藏王菩萨殿、千手观间殿、释迦殿、雷音殿、三官殿、纯阳宫、栈道、三教殿、五佛殿等。南北两座雄伟的三檐歇山顶高楼好似凌空相望,悬挂在刀劈般的悬崖峭壁上,三面的环廊合抱,六座殿阁相互交叉,栈道飞架,各个相连,高低错落。全寺初看去只有十几根大约碗口粗的木柱支撑,最高处距地面50来米。其中的力学原理是半插横梁为基础,借助岩石的托扶,回廊栏杆、上下梁柱左右紧密相连形成了一整个木质框架式结构,也增加了抗震度。

2、除恒山悬空寺外,我国各地还有不少的悬空寺:

(山西宁武小悬空寺)

(山西广灵小悬空寺)

(山西神池辘轳窑沟悬空寺)

(河北苍岩山悬空寺)

(河南淇县朝阳悬空寺)

(青海西宁悬空寺)

(福建漳州灵通岩悬空寺)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