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光阴: 白露

标签:
白露节气光阴人文杂谈 |
分类: 【光阴*节气】 |
《玉阶怨》【唐】李白
玉阶生白露,
夜久侵罗袜。
却下水晶帘,
玲珑望秋月。
http://s6/middle/76e37e76tc8f1da8d1585&690
每年9月8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165度时,交“白露”节气。
“白露”是反映自然界气温变化的节令。
露是“白露”节气后特有的一种自然现象。此时的天气,正如《礼记》中所云的:“凉风至,白露降,寒蝉鸣。”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对“白露”的诠释——“水土湿气凝而为露,秋属金,金色白,白者露之色,而气始寒也”。古人在《孝纬经》中也云:“处暑后十五日为白露”,阴气渐重,露凝而白也。”节气至此,由于天气逐渐转凉,白昼阳光尚热,然太阳一归山,气温便很快下降,至夜间空气中的水汽便遇冷凝结成细小的水滴,非常密集地附着在花草树木的绿色茎叶或花瓣上,呈白色,尤其是经早晨的太阳光照射,看上去更加晶莹剔透、洁白无瑕,因而得“白露”美名。
我国古代将白露分为三候:“一候鸿雁来;二候玄鸟归;三候群鸟养羞。”说此节气正是鸿雁与燕子等候鸟南飞避寒,百鸟开始贮存干果粮食以备过冬。可见白露实际上是天气转凉的象征。
http://s12/middle/76e37e76hb95116699b7b&690
白露
大雁归来,燕子南飞,鸟儿们开始收藏过冬的食物。微微带着些凉意的空气中,从早到晚都浮动着桂花的清香。秋意渐浓,已是白露时节。一早起来,桂树上满是晶莹的露水。有人托着青瓷盘,细致地收取了,回去煎茶。古人传言,露水可以让人长生不老。汉武帝曾为此在建章宫立了一个仙人承露盘。铜仙人高二十丈,捧着铜盘玉杯,恭恭敬敬,承接天上的露水。
不同的露水有着不同的功效。柏叶或者菖蒲上的露水可以明目;草叶上的露水,会使人的皮肤变得富有光泽;花朵上的露水,能让女子貌美如花。据说杨贵妃每天清晨都要吸食花瓣上的露水。花枝上的露水,就更有神效了。《沪城岁时衢歌》上说:白露这天,人们把从花枝上搜集到的露水,倒在砚台里,用古墨研匀,再用干净的毛笔蘸上墨,在孩童们的太阳穴上画一个圈,可以免除百病。
更多的人收集露水是来饮用的。陆羽《茶经》上说,煮茶的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红楼梦》里的妙玉用梅花上的雪来煎茶。而最讲究的茶客,是用露水煮茶。
露水煮“白露茶”是一绝。
http://s6/middle/76e37e76tc8f1d7a94b45&690
白露节采的茶,名为“白露茶”,香而醇,不同于春茶的嫩而弱,夏茶的涩而苦。煮茶的木材要用桑树、槐树或者桐树,含油脂的树不能用,破旧的木器不能用,用了会有异味。水要三沸。三沸后就不要再煮了。煮好的茶倒在小壶里,壶小则香味不散。壶最好是宜兴的紫砂壶,紫砂才能真正体现出好茶的色香味。
白露这天,人们除了收集露水,还要酿米酒。据说这天酿出的米酒,色碧味醇,愈久愈香,并有个专门的名字“白露米酒”。喝了让人醉行千里而不醒。《水经注》对此酒有所记载:“桂阳程乡有千里酒,饮之至家而醒。”
“白露米酒”是“白露节”必备的祭品。人们把新打下的粮食以及刚刚采摘的瓜果蔬菜,连同米酒,一起供奉在秋神蓐收的面前。上香,跪拜,感谢他给予了今年的好收成,同时祈祝来年五谷丰登。
鹤在白露节这天会对天鸣叫。鹤长得仙风道骨,是长寿的象征。人们把长寿叫“鹤寿”、“鹤龄”;年龄太大老死了,叫“驾鹤西去”。年画里有着长长额头的寿星老人,都是骑着鹤飞来飞去。
白露这天要留意家养的鹭鸶。鹭鸶长得类似白鹤,性情温顺,眷恋故巢,平常总是按时归来。然而在白露这天,却会振翅飞去,一去不返。到底飞去了哪里,没有人知道。
鹭飞、鹤鸣、饮露,使得白露这一天有着特别的意义。人们把鹭鸶,看作与人有着某种默契的奇鸟,“唯有鹭鸶知我意,时时翘足对船窗”。把修身洁行的名士,称为“鹤鸣之士”,把露水,视为品质高洁的象征。“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后来的人们饮用露水,大多和屈原一样,其实都是表示一种超凡脱俗、遗世独立的态度。
摘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