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24届高三新高考摸底考试语文作文探讨

(2023-08-08 22:40:55)
标签:

有一些感情会把我们从

分类: 教学榷疑

2024届高三新高考摸底考试语文作文探讨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我看她全身浴着明媚的阳光,显得那么安静温顺。我们的四周,我们的脚下,我们的头顶上,都欢欣地闪着光----天、地和水,连空气看上去都充满光辉。

您看,多美!我不禁压低了声音说。

是啊,真美!她也轻声回答,并没有望着我,如果我和您是飞鸟,我们要怎样盘旋,怎样翱翔啊我们就这样沉没在这片蓝空中然而我们不是鸟。

可是我们会长出翅膀来的。我说。那怎么会呢?

您生活下去,就会知道的。有一些感情会把我们从大地上高高举起。别担心,您会有翅膀的。

----【俄】屠格涅夫《阿霞》

有一些感情会把我们从大地上高高举起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写作提示】

       所给材料选自俄国作家屠格涅夫的中篇小说《阿霞》。前面的文字只是一个引子,目的是引出有一些感情会把我们从大地上高高举起这个关键的句子。

       那么,有哪些感情会把我们从大地上高高举起?对家国的赤诚情怀、对事业的奉献精神、对责任的担当意识、对真理的不懈追求、对人生的执着思考、对他人的尊重与宽容、对万物的爱,诸如此类,都会将我们从大地上高高举起,使我们超越凡俗,走向崇高,成就真我,翱翔于心灵的蓝天。

 

探讨

这次摸底考试,无论是作文命题还是学生作文表现,都使我心生感慨。说真的,评卷期间阅读科组里挑选的学生“优秀作文”,我是不由地大大叹了一口气。

我叹气,是觉得我们一中的作文教学,或者是当下的应试作文审美,与十几、二十年前无异,甚至可能比以前更模板化;且在作文思维能力培养和发展上,也是故步自封,难见新色。

比如这些挑选出来的范文,当然是考场中的优秀之作。但我也疑惑,这些清一色的以文辞漂亮、例据丰富、结构匀称的“分论点并列”式作文,到底只是在我们一中算得上优秀,还是在全省范围(特别是珠三角)内也算得上优秀。如果是,那么我们可以用它来指导我们的学生;如果不是,那么我们就要审慎用之,特别是在尖子班、特尖班。

我的看法,是这些作文可以用来指导水平一般的学生,把它当作议论文写法中的普通、主要的一种——但对于尖子生、特尖生来说,它可能仅仅是考场上用来应急救命的一种。

原因很简单,这种议论文作文写法,徒有漂亮的外表,但缺乏逻辑力与思辨力,与当下新课标“思维能力发展”的要求相距甚远。所以我怀疑它在高考评卷场上能否称得上“优秀作文”,进而怀疑它是否适宜作为我们尖子生、特尖生的主要写法。

我读这些范文,觉得像“网红脸”,读的时候很美,但读过即忘,不记得文章写了些什么,只记得文中有许多例子,以及三个分论点,每个分论点后跟着一大串例据。我问我的学生,他们的感觉也是如此。他们还告诉我,写应试议论文是一件痛苦、厌恶的事,尤其是自高中以来就一直只写这种模式的议论文。

缺乏逻辑与思辨的议论文,其说服力是很苍白的。当“分论点并列+举例论证”化写作成为习惯,便很容易导致学生的写作思维惰性——从而丧失独立思考和批判、辩证、创新等思维力。这样就非常不利于语文尖子生、特尖生的培养。

我们学生的作文,几乎没有对“有一些感情会把我们从大地上高高举起”这句话作深入分析的。概念、“是什么”是议论文写作的“定海神针”(孙绍振言),可我们的学生却都无视了它。题目这句话只是一种比喻,我们需剖明它的本义才好展开写作。

(1)有一些感情。指的是一些富于正能量的感情,正如“参考答案”里的“对家国的赤诚情怀、对事业的奉献精神、对责任的担当意识、对真理的不懈追求”等美好感情。

2把我们从大地上高高举起。“大地”可以理解为平凡、普通的人生。“从大地上高高举起”,即提升、升华人生的价值、境界等,亦即“参考答案”里的“使我们超越凡俗,走向崇高,成就真我,翱翔于心灵的蓝天”。

3有一些感情会把我们从大地上高高举起。意即有一些正能量的感情会提升、升华我们的人生价值、境界等。但“为什么”这些感情会把我们高高举起呢?这是需要分析的。(奇怪,我们学生的作文,基本没有对此进行分析的)

4)一些感情。意味着不是所有的感情,也不是某一种感情,而是一些“正能量”的美好感情。这些感情能使人生升华,则反过来意味着“另一些负能量的丑恶感情”,会把我们从大地上重重摔进深渊了,而我们要避免、消除这些负面的感情。

5)感情。不是浮表、轻飘的感觉,而是源于学校教育、社会氛围、个人历练塑造而成的深挚“情感”。它是情感,也是行动,是二者的持久的合二为一与相辅相成。“人是感情的动物”,它指引、驱动人行动,从而“把我们从大地上高高举起”;同时,这些由它指引、驱动的行动,也在不断地深化、纯化“感情”,从而使得行动愈加纯粹、坚韧。由此,“感情”便成为我们的情怀、思想、理想、事业、品操等。

6)正能量的美好感情能提升、升华人生的价值、境界,负能量的丑恶感情则反之。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培养、塑造这些正能量的美好感情呢?(个人认为,在这个论题中,“怎么办”比“为什么”更具议论价值)

以上是我对这次作文的肤浅思考。不是要全盘否定“分论点并列+举例分析”式作文,也不是要否定我们科组的辛勤付出和集体智慧,而只是想表达一些个人想法而已。多有不当之处,望诸同事不啬赐教。

 

我把这篇文章放在科组群里,引发了一些不愉快的经历。责任在我。不过我事后请教曾四次参加高考作文阅卷的大学同学志海,问他对此问题的看法。他说那些范文事例叙述多,议论分析少,缺乏自己的观点,可以算良好,但算不上优秀。他也认为这种写法不适合于培养尖子生,他强调要在议论分析上用功才行。

唉,我心坦荡,何必为此事烦恼?且开心,且洒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