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受用

(2022-07-08 11:35:34)

什么叫受用呢?这是一种自我感觉,往往说不清楚,只可以意会不可言传。如果勉强要说一下,受叫觉受,觉受是观照的功夫;用就是应用,就是把我们觉受到的功夫,应用于二六时中,使我们能够念念安住当下,念念能安住当下就是无住。所以受用要自己去体会,自己在一事当前的时候的举心动念,面对一切引诱,能毫不动心,那是有受用;如果虽然会动心,但不会见于言行,那也算是受用。如果说一事当前,依然是烦恼无明,我慢贡高,那也就谈不上什么受用。自己用功夫有没有受用,随时随地可以在生活中、工作中、待人接物中进行检验,检验的标准就要自肯自信是不是动心了。如果在引诱面前毫不动心,自己的心态就像一面镜子一样,照见了,没分别,没妄想,那就是受用;如果有一点动心,但是马上就能觉照过来,那也是受用。我们初用功的人,初学佛的人,能够做到一事当前,动心而不见诸言行,能够及时觉照,这也算是很有受用了,进而能够做到毫不动心、毫不起念,真正是两袖清风不染尘,那就是真受用。受用这件事,不能自欺,当然更没法欺人,而要自肯自信。 学佛法、讲修行,在哪儿去学呢?在哪儿去修呢?就在待人接物中,用无相无住的标准检验自己。想要达到这样的要求当然不容易,那就要靠平常随时随地提起觉照,随时随地行深般若波罗蜜多,照见五蕴皆空。你不能照见五蕴皆空,无明烦恼、颠倒梦想都向你袭击而来。《心经》是我们修行中最重要的一本教科书,最重要的一面镜子,二百六十个字,把佛法整个的道理包括无遗。《心经》的重点,首先是“行深般若”,然后“照见五蕴皆空”,其他所有的话,都是在解释这两句话。这两句话,第一句是见地,第二句是功夫;“深般若”就是见地,“照见五蕴皆空”就是功夫。我们到哪儿去找修行的教科书呢?我们天天在背诵《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就是没有很好地去体会它,很好地去运用它,那就是我们在修行当中、在学习佛法当中,没有真正得到受用,要真正得到受用的话,这个最有受用。 千经万论的教诲教诫,实际上能够用得上的,往往也就一两句话而已。六祖大师只是听到《金刚经》“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忽然有省。这八个字不知使多少人发明心地得到真正的受用。这八个字我们念烂了,有受用没有?这是因为我们没有真正用心去体会。佛法的受用,修行的受用,只要你认真去体会,随时随地都能够悟其于心。佛法不是知识越多越好,而是在有了受用的基础上,再广学多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