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时观息,微细穷尽,生住异灭,诸行刹那。
佛陀说,你就注意你的呼吸。这个地方就是随息,数、随、止、观、还、净。不是数息,是随息,就是知道而已,知息出、知息入,你知道你的气息从鼻端到丹田,又从丹田到鼻端,你知道它进、知道它出。就经常地有事没事就注意自己气息的活动,慢慢地使令内心达到微细禅定的境界。
那么禅定现前的时候是怎么回事呢?穷尽“生住异灭,诸行刹那”。他可以看到他的内心的世界那种生住异灭的四种相状,他的念头生起、相续、变化、消失。他这个时候看到诸行,这“诸行”指的是前面的生住异灭这四种相状,这种刹那刹那生灭的相状。当然到这个地方只是说明尊者成就了禅定,还没有说他成就智慧,但是他已经至少把心静下来了。
其心豁然得大无碍,乃至漏尽成阿罗汉,住佛座下印成无学。
佛问圆通,如我所证,反息循空,斯为第一。
“其心豁然”,这个豁然就是指的开启他心中的智慧。因为他心静下来,他看到他内心世界的生住异灭这种种的变化,就体悟到我们内心是一个无常无我的道理。因为它生灭变化,所以没有常一主宰的我,所以他成就一种大无碍的智慧。依止这个无碍的智慧,就断除三界的见思,成就阿罗汉果。那么安住在佛的座下,“住佛座下”就是指他成为佛陀的常随众,而成就小乘的无学。现在您老人家问我圆通的法门,正如我自己所修所证,“反息循空,斯为第一”。我就是在观察我鼻根的出息跟入息当中,而我回光返照,观察这个出入息,我问它一句话,你从什么地方来?我不随这个出入息的相状而转,我们讲“摄相归性”,从外表的假相而找到它一个不生不灭的嗅性,那个见闻嗅尝觉知的嗅性。这个对我来说是最为殊胜无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