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门里的六度是无相六度,它在一念当中圆满具足。一般教下的六度是各不相同的,且有不同的次第,而在禅宗里面,从实相的角度起观,当下念一声佛,当下就是六度;当下观呼吸,当下具足六度;当下参话头,当下也具足六度。这里我们看两段文字:
“既悟此心,诸缘悉舍,即檀波罗蜜。本来清净,即戒波罗蜜。不以赞而喜,不以谤而瞋,即忍波罗蜜。念念无妄,即精进波罗蜜。内寂不摇,即禅波罗蜜。智照如日,即般若波罗蜜。”
这就是禅宗的见地,在当下一念当中圆满地具足六度。虚云老和尚特地讲到,念佛当下就是修六度。他说:
“真能念佛,放下身心世界,即大布施。真能念佛,不复起贪嗔痴,即大持戒。真能念佛,不计人我是非,即大忍辱。真能念佛,不得间断夹杂,即大精进。真能念佛,不复妄想驰逐,即大禅定。真能念佛,不为他技所惑,即大智慧。”
这就是汉传佛教的特征——一念圆修。对此,为霖道霈禅师也有一段非常好的开示:
“若了知自性本无悭贪,随顺修行檀波罗蜜。了知自性本无毁犯,随顺修行尸波罗蜜。了知自性本无嗔恚,随顺修行羼提波罗蜜。了知自性本无懈怠,随顺修行毗离耶波罗蜜。了知自性本无散乱,随顺修行禅定波罗蜜。了知自性本无愚痴,随顺修行般若波罗蜜。度度皆是随顺自性,非自性外别有六度可修。如是,则能优入圆顿,是谓无作妙行,为菩萨乘也。”
说来说去,禅宗的见地就是,如果一念之间跟实相相应,我们的修行当下就具足六度万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