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真法界

(2022-05-06 15:27:42)

唐朝的清凉国师,他说,一个人拜八十八佛,持戒念佛,你进入一种法界。他把法界由浅入深分成四种法界: 第一种,叫做事法界。我们刚开始学佛是一种信仰,可能对佛法道理不懂,但是我们过去的善根启动一种信仰,唱唱炉香赞,做做义工,回去拜拜忏、持戒、念佛。但是我们内心还是心随境转,我们是用过去的攀缘心,攀缘外在的相状来积集资粮。就是说,你的心完全在有为的事相活动,完全没有内观的力量。你从来不知道把心带回家,根本不知道心中有个家,所以你完全跟着妄想走,但是 你也积集资粮了,这叫事法界。当然这也注定了你是活在人天的善法当中。 第二种,理法界。这个人开始内观了,因为他开始学《金刚经》,学《楞严经》,开始内观真如。内观真如以后,他就用空观的智慧,离一切相。虽然他不能调伏消灭所有的妄想,但是他能够心常觉照,不随妄转。所以他进入理法界了,他内心开始有少分的安住了,他从一念的清净心来修习一切善法,进入理观法界了。 第三种,理事无碍法界。他从一种空性的智慧离相,又从法华的思想得到启发,他开始发菩提心了,清净心跟菩提愿的结合,从空出假,一心万行,万行一心。他不但是心中安住,而且他的法跟心产生了双向的交流,一心带动万行,万行又加强他的一心,他开始理观跟事修产生交流时,进步就很快了。因为他每一个修法,对他都是一种启发的增上的觉悟。《法华经》强调就是理事无碍法界。 第四种,事事无碍法界。最高的,按照华严的思想就是事事无碍法界,随拈一法,就是一真法界。所以他修布施的时候,就包括了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修持戒的时候,也具足了布施等所有的六度,所以它是一个“一为无量,无量为一”的不思议法界。 这四种法界,当然前前引生后后,后后涵盖前前,《华严经》就是事事无碍法界,佛陀为这种根熟的菩萨开显一真法界,就是随拈一法,一为无量,无量为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