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六识归根,安住当下

(2022-04-25 17:10:12)

在活动结束的时候,我供养各位一个修行的要诀。刚才在行香时,我提醒大家每一念注意自己的脚板,是不是真正地踏在地上。由此我们要把握的是,我们做每一件事,是不是都能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直接就安住在当下?能够把握此点,就没有禅堂内外之别,就没有寺院和家庭之别,就没有道场与非道场之别。处处都能安住当下,处处都是道场。 所以生活禅口诀的第二句,就是“将修行落实于当下”,这是三世诸佛、历代祖师告诉我们的一个秘诀,也是一个公开的秘密。平常我们不会用心去体会它,总感觉到道离我们很远,认为修行必须是在一个什么样的环境之下才可以。实际上,那种分别、那种计较,离道、离修行,距离很大。真正的修行,就是在每一个当下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没有妄想,直接进入每一个活动的实际。那就叫什么呢?那就真正是六识归根,中间没有妄想。不会人在这里,心想那里,吃饭就是吃饭,睡觉就是睡觉,没有胡思乱想,一切都是直截了当。各位仔细体会一下,我们在二六时中,直接安住在当下的时间有几分钟,有几秒钟;然后再来检查一下,自己每天究竟是在做什么。这时你才会恍然大悟,原来自己一天到晚都在打妄想,一天到晚没有几分钟是安住在当下。像这样,修行怎么能成就得了?定力怎么成就得了?所谓的心一境性,说白了,就是要让你的心安住在每一个当下。每一个当下是什么呢?每一个当下就是“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应生无所住心”。每一个当下就是无住。以无住本,立一切法。安住在当下,就是安住在无住,无住就能无念、无相。

究竟的法门、终极的法门和最初级的法门,中间没有距离。如果真正能以无漏的智慧,关注每一个当下,安住每一个当下,修欲界定、修四禅八定,都是无上顿教法门。因为那是必须经历的修行的过程,那个过程不经历,你想做到安住当下,没有那个可能。所以我们修行一定要踏踏实实、老老实实,从最基础做起,从修欲界定做起。欲界定就是要弃五盖,诃五欲,离诸恶、不善法,有觉有观,久久纯熟,就能够得到一心的定相。然后逐步增进,从欲界的未到地定,进入到初禅乃至四禅的境界。 在平时,我们打坐的机会不多,所以更应该时时刻刻注意心念的每一个当下,注意自己在做什么。我在走路,我在洗衣服,我在做饭……真正能够把心安住在当下了,你拿着锅铲就入定了,你走路的时候就不知道抬脚了,当下就定住了。久久纯熟,就能够达到这种境界。所以说,四仪作道场,三业为佛事,这既是很平常、很普通的要求,又是极高深、极难做到的要求。 在这十日禅修即将结束之际,我们还是回到禅的本身,让我们每一个心念安住在当下,安住在无念、无住、无相的境界之中;能安住当下,就能无住、无念、无相。修行没有别的诀窍,就只这个最简单的诀窍,同时也是最难做到的要求。希望各位好好珍惜这个无上的因缘,无上的法缘,无上的菩提妙味。十日禅修,到此功德圆满! 感恩各位护法居士的护持,感恩各位居士远道而来参加这次共修活动,也感恩内外护七的师父们、居士们。做饭的、扫地的、烧暖气的,所有的内外护七善知识,成就了此次的共修活动。生死事大,无常迅速,年关的到来,非常真实地体现了诸法无常的道理。天增岁月人增寿,看似增年是减年。看起来是增加了一岁,实际上是减少了一岁。在年关,在季节转换之际,我们更要深刻地来体会佛陀“诸行无常,诸法无我”的教导,在这个无常、无我当中,体会那不生不灭的寂静涅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镜与像
后一篇:念依于息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