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鳌江十二小校本培训
鳌江十二小校本培训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0,033
  • 关注人气:1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三年级数学下册《年月日》

(2023-04-20 09:56:12)
标签:

教育

分类: 校本教研开课教案及评课

年月日

【教学内容】

课本三年级下册第70,71,72,73,以及相应练习

【教材分析】

本单元主要教学时间单位年、月、日,平年、闰年,24时计时法,以及解决问题。教科书有意识地选取了一些与学生生活联系密切的素材,引导学生主动地观察、探究、发现其中的知识。例如,教科书P70的情境图中直接在年历上标注了一些特殊的日子,并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经历过的特别日子;教科书P77的“做一做”中,让学生在年历上圈出自己与父母的生日;教科书P82的情境图,选取学生在一天24小时中比较典型的学习、生活场景,配以钟表表示各场景的时刻,引出24时计时法。这些素材,都可以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时间与人们的生活密不可分,对本单元的学习起到了有效的支撑和促进作用。

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认识年、月、日,知道大月、小月、2月及其相关知识,知道平年、闰年的有关知识,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会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难点是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和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在三年级上学期学习了时、分、秒,并在实际生活中积累了关于年、月、日的概念方面的感性知识经验,有关年、月、日的知识也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中,因此对于“年”“月”“日”的概念,学生是有一定的认知基础的。由于时间单位是比较抽象的计量单位,年、月、日等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非十进制的,相邻单位间的进率又不统一,学生学习起来会有一定的难度。

【教学目标】

1.根据生活经验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知道大月、小月、2月及其相关知识。

2.通过具体活动,经历判断大、小月的过程,培养观察能力,渗透科学的思想方法。

3.体验利用已有信息进行简单的归纳、推理的过程,培养热爱科学、乐于探求知识的兴趣,体验数学和生活之间的联系。

 

【教学重难点】

探究发现年、月、日之间的关系,了解大月、小月、2月的知识。

灵活应用年、月、日的相关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年历卡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激趣猜谜。

师:同学们,我们一起来猜个谜语吧!(课件出示)

师:你们知道是什么吗?

【学情预设】大部分学生能猜出是日历。

师:同学们真聪明!都猜对了。本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年、月、日的秘密。[板书课题:年、月、日(1)]

二、探究新知

1.课件出示教科书P70情境图。

师:请看年历表,关于年、月、日的知识你都知道哪些?

【学情预设】预设1:知道一年有12个月,一个月有的有31天,有的有30天,有的有29天,还有的有28天。

预设2:知道51日是劳动节、61日是儿童节、71日是建党节、910日是教师节、101日是国庆节。

师:同学们知道的真多!真是生活的有心人。

【设计意图】让学生把知道的生活经验都说出来,调动学生的认知起点,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

2.自行阅读2023年和2024年的年历表。

师: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对照上面的年历表,完成下表,说说你的发现。

【学情预设】根据前面的学习,同学们不难发现“腊”指12月,“冬”指11月。

师:同学们真聪明,不仅掌握了大月、小月,而且还对我们的教科书进行了补充。

5.年、月、日的来历。

师:你们知道年、月、日是怎么来的吗?

【学情预设】地球绕太阳转一圈是一年,月球绕地球转一圈是一月,地球自转一圈是一日。

三、巩固提高

1.完成教科书P72“做一做”第2题。

【学情预设】让学生在年历上圈出自己和父母的生日,学生对本题能够较好地完成,兴趣也会很高。

【设计意图】让学生加深对年、月、日的认识,同时渗透感恩父母、孝敬父母的教育。

2.完成教科书P73“练习十五”第1题。

学生独立解答后展示交流。

板书设计

年、月、日(1

一年有12个月

31天的月份是1月、3月、5月、7月、8月、10月、12月,这些月份是大月。

30天的月份是4月、6月、9月、11月,这些月份是小月。

2月:28天或29

教学反思

这是一节与学生现实生活紧密联系,却又有些模糊不清,感觉很容易,却又不简单的课。本节课尊重了学生的起点,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自觉主动地去探究新知,是本节课的设计亮点。少数学生在记忆大、小月时觉得比较难,还需进一步练习,达到牢记的目的。

作业设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