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初三历史复习心得的体会——刘宝燕

(2016-04-05 08:24:22)
分类: 初三历史复习课有效课堂研究

俗话说:“良好的计划是成功的一半”。 一年一度的中考在即,每一所学校的初三师生都在紧张复习、积极备战。归纳近几年中考学生的考试情况,不外乎是时间紧,试题无法完成,材料题无从下手,丢分严重,答题不全面等。我想这主要是学生忽视了开卷(合卷)考试。平时对历史的复习功夫不到家,对知识点掌握不牢,认为考试查看课本资料照样可以顺利过关。特别是农村学校学生基础薄弱,缺乏积累,对历史学习兴趣不浓,并且学生的语文基础普遍较差,造成审题困难,组织答题能力有限,造成问答题丢分严重。周末我校就初三历史学科总复习工作进行一次交流,取长补短,以求共赢。我把自己过去和现在在历史复习中的一些看法做法说出来,与大家共勉,也恳请大家给我提出您的宝贵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考试说明》为纲,面向全体学生,重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紧扣《课程标准》,在教学中向学生说明考试内容,排除考试以外的内容,以减轻学生的记忆负担。

了解复习课的特点

复习课的三大特点:复习课的教学任务是:复习巩固所学知识,实现知识系统化,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实现知识的迁移和深化,拓展学生知识面,落实高层次目标,培养学生灵活运用基础知识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复习方法须有新颖性,不能老调重弹,老师要善于标新立异,给学生施以新异刺激,以激发学生的复习兴趣。复习课要精讲多练,讲练结合,详略得当,讲解重难点,以提高复习效率。

、理清复习任务

通过复习要完成什么任务,这是复习的首先要明确的问题。结合教材的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首先明确复习的三个任务:

(一)帮助学生梳理知识,形成网络,使零碎、分散、局部的知识系统化、结构化,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二)进一步巩固和熟练本学科课标所规定的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和技巧,如识图能力、阅读、分析、归纳、表述历史的能力。

(三)揭示解题规律,总结解题方法,进行答题技巧培训,进一步提高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讲求复习方法

方法是为效果服务的,不论何种方法学生喜欢,练习有成效就是好方法。本着这一原则主要从两个方面入手:

以单元为主题,理清各单元的知识网络以及明确本单元中涉及到的知识点进行集中复习。这是历史复习中必须得,也相当有效。例如:“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一目主要划出两条线索:

侵略:包括第一、第二次鸦片战争(英国输入鸦片、鸦片的危害、《南京条约》内容、影响;英法发动侵略战争、火烧圆明园、沙俄侵占中国领土)、甲午中日战争(起因、过程、后果、《马关条约》内容、影响)、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过程、《辛丑条约》内容、影响)。

抗争:包括林则徐虎门销烟、太平军抗击洋枪队、左宗棠收复新疆、义和团运动。

通过两条线索串连起所有的知识点,教学清晰明了,学生也对复习的内容明确在心,杜绝了厌烦和混沌情绪的产生。

五、从历年中考历史试题读历史复习

从历史的中考历史试卷分析看,难度较大的题目对学生的考试成绩影响并不大,试题易中难的比例为352。从试题的难易度程度看,在复习过程中一定要搞好历史基础知识的复习,不要只顾偏、怪题,从而导致难题答不全,容易题失分率太高。中考历史试题逐渐从客观性试题向主观性试题转化,在搞好基础知识复习的同时,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查阅近几年的中考试题,一般近二、三年的内容不再重复,所以,教师要掌握近几年中考信息,试题题型,复习时对学生加以引导。

六、关注社会时政热点,提高学生运用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复习中,老师要引导学生把基础知识和当前的热点问题、社会生活结合起来,多角度多层次低分析,选择恰当的切入点,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现实、关注科技、环保。把现实政治、经济生活中获取的信息与所学知识相结合。运用相关知识分析这些新的实际问题,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考试说明》中的基本题型,能力要求的示例分析及样卷分析,有的放矢,引导学生领悟《考试说明》。熟悉中考题型的解题方法,抓好学生训练,穿插专题讲座,同时注意图、文、表的综合运用,并在教学常规和考试中体现。

、实战演练,检验效果

“光讲不练”是不行的。学生都有一个想检验自己到底行不行的比试心理。在复习到一定程度的基础上,抛给学生一些具体的练习试题是必要的。每一模框我都给出练习题让学生做,学生在实战中既检验了复习的效果,又进行了答题能力的锻炼和培养。教师再进行适当的总结,学生的印象会非常深。象材料阅读题先读材料,再思考,最后整理表述自己的意见;问答题必先审题,再史论结合,有理有据。长此以往坚持下去对于提高学生的历史答题能力将大有裨益。

总之,复习是教学活动中必不可少的重要一环,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着教师必须高度重视,积极准备,高质量的上好复习课,从而为学生取得优异的成绩打下坚实的基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