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组经验交流

标签:
主题教研 |
分类: 校本研修活动 |
学校校本培训活动记录表
(项目负责人填写)
工作单位:
项目名称 |
|
项目负责人 |
吴美妙 |
|
活动时间 |
5.30 |
活动地点 |
会议室 |
|
活动主题 |
新课标引领下的课堂变化 |
主 讲 人 |
林婷 |
|
参加对象 |
全体语文老师 |
申请学时 |
1 |
|
活动内容 及进程 |
一、主持人引言: 交代本次活动的主题——新课标引领下的课堂变化 二、中心发言人: 前不久,新修订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发布。新课标中有很多对课堂教学的指导性建议与要求,明确指出要以深化教学改革为突破,强化学科实践,推进育人方式变革。专家解析称,新课标的颁布,将开启新一轮教育教学改革。课堂教学到底需要如何变? 三、交流研讨: 具体的变化是: 1.教学目标的变化,强调从知识本位走向核心素养本位,确立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传统的教学关注学生知识掌握了多少,掌握是否牢固,及相应的解题训练点。而新课标下的教学要寻找知识与素养的关联,从核心素养出发,思考如何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培养文化、语言、思维及审美创造。始于知识,止于素养。 2.教与学的关系变化,强调从以教为主走向以学为主,建立学习中心课堂。这里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力量,就是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持久性及学习思维,从学生立场出发,以课堂为场域,追求在场成长,把课堂学习时间真正还给学生,能在课堂上看到学生的学习过程、思维过程,看到学生的学习成长,学生可以对自己进行增值性评价。 3.学习方式和学习路径的变化。强调从“坐而论道”走向学科实践,构建实践性的育人方式,所以在任务群下设置系列任务,创设真实的任务情境,把大量听与说的时间变成让学生“做”与“习”的时间,让学生亲历结论得出的过程,在“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真正让每一个孩子在课堂中动起来。比如“复述“的训练,之前类似口语交际的练习都不能很好地落实,并给出方法指导,但是有了学习路径的变化,我们就会思考如何让学生讲好复述,进行筛选关键信息、长话短话的方法指导,并通过自己讲、小组内讲和班内展示讲进行实践指导。 4.知识内容的组织变化,强调从知识点走向大概念,推进大单元、大主题教学。把原来割裂分散的知识点进行知识统整,强调知识的整体性、连贯性及系统,强调思维训练的连续性及进阶。比如六下第五单元单元,原来的主题是“科学发现“,单篇教学。在新理念指导下,我们可以把它整合为“科学的思维品质”单元,《文言文两则》承载的是小孩子应有的观察与专注思维,《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承载的是解构并重建学生从观察-发问-探索-发现这一思维习惯;《表里的生物》承担的是建立思维自信,感受童年好奇心的美好;《他们那时候多好啊》则承担着创造思维的培养,让学生展开想象。 四、中心发言人: 总之,新课标指导下的课堂变化就是从知识本位走向素养本位,确立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从以教为主走向以学为主,建立新型的学习中心课堂;以学科实践为抓手,构建实践型的学科育人方式;以知识统整的大概念为支点,推进大单元大主题教学。 五、主持人总结。
|
|||
活动反思 与建议 |
通过本次交流研讨,我们交流了课堂教学到底需要如何变,进一步体会新课标引领下的课堂变化,大家集思广益,效果很好。 |
|||
过程确认 |
教研组长(签字):
吴美妙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