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故事引入,提出问题
1.课件出示“三人分饼”的故事。

2.提出问题。
师:三兄弟各吃了一张饼的几分之几?
结合学生的发言,板书三个分数:
师:妈妈分别满足了三兄弟的要求,真的是妈妈偏心,给三毛吃的最多吗?
【学情预设】学生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有的学生会说三兄弟吃得同样多,但也有学生会说不一样多。
师:到底是不是同样多呢?学习了今天的内容,大家就知道了。[板书课题:分数的基本性质(1)]
二、小组合作,探索新知
1.借助图形,直观感知。
(1)小组合作,涂出分数。
师:这只是大家的猜想,究竟谁吃得多呢?大家自己分一分,验证你们的猜想。
师:请拿出准备好的小正方形纸,3人小组合作,分别折一折、涂一涂,表示出 , , 。
学生小组合作完成。
(2)观察分析,初步感知。
师:都涂完了吗?
师:现在请每个小组把涂完的三张小正方形纸摆放成一排,仔细观察,你们发现了什么?
【学情预设】三张小正方形纸的涂色部分的大小是相同的。
(3)汇报交流,验证猜想。
师:每个小组都发现是相同的吗?
师:你们是怎么分的?我们一起来分一分,看看每部分是多少。
学生汇报分法,教师课件逐步呈现分的过程,并用分数表示出每部分。
师:既然他们分得的饼同样多,那么表示他们分得饼的三个分数是什么关系呢?
【学情预设】学生得出结论,三个分数相等,课件显示等号将这三个分数连接起来。
2.比较归纳,探索规律。
(1)引导学生从左往右看等式中的三个分数。
师:这三个分数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让学生把发现的结果小结成一句话: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同一个不为0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
(2)从右往左观察等式中的三个分数。
师:这三个分数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学生归纳: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
(3)让学生把这两句话总结成一句: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
(4)举例论证,归纳规律。

(5)完整归纳分数的基本性质。
师:我们通过直观图分析发现了这一规律,你们能用我们以前学过的知识解释分数的基本性质吗?
【学情预设】学生根据整数除法中商不变的规律,由 =被除数÷除数,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商不变,推理得出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者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
师: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商不变,这里的分子和分母能同时乘或除以0吗?
【学情预设】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最终确定0除外。
板书: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课件同时呈现)
(6)解决问题。
师:现在,大家知道三兄弟谁分得的饼多吗?为什么?
【学情预设】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分析三兄弟分得的饼同样多,平均分的份数多了,得到的份数多了,但每份数变小了,所以大小不变。
三、初步运用,理解深化
1.课件出示教科书P57例2。
2.学生自主解答。
3.展示交流。
师:都解答完了吗?你是怎样想的?怎样做的?
【学情预设】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在 = 中,分母乘4,要使分数大小不变,分子也要乘4;根据 ,可知24除以2才等于12,所以分母24除以2,分子10也要除以2。
四、实践应用,巩固新知
1.课件出示教科书P58“练习十四”第1题。
(1)学生独立在教科书上涂一涂。
(2)展示学生的答案,集中评价。
(3)课件集中呈现完整解答。
2.课件出示教科书P59“练习十四”第8题。
(1)学生独立在教科书上涂一涂。
(2)展示学生的作品,集中评价。
(3)课件集中呈现完整解答。
【学情预设】学生知道怎么涂,但是为什么这样涂,要引导学生表达清楚,让学生说明涂色的依据。
五、课堂小结
师:今天我们一起研究了分数的基本性质。大家对于分数的基本性质还有哪些疑问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