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一:翁晓忠老师上公开课《古诗三首》。
教学目标:
1.会读诗句中的多音字。
2.通过朗读,品味语言,理解重点诗句意思,体会爱国情感。背诵古诗。
3.通过《古诗三首》和《凉州词》联系边塞诗歌特点。
一、
导入
1.
出示导读页的内容:“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2.
这是顾炎武先生说的话,国家的兴盛或衰亡,每个人都有责任。今天我们进入本单元的学习,学完后,我相信大家对这句话会有更深的感触。
3.
今天,我们学习《古诗三首》中的前两首。上课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边塞,边塞是怎样的地方呢?看图,说一说。(大漠、荒凉,有烽火台)(边疆地区的要塞。有坚固的防御设施的据点,就像一道屏障,阻挡敌人入侵……)
4.
由于中原与匈奴战争不断,双方交界处的边疆战事不停,边塞诗就在这样情况下诞生。诗歌借助荒漠、琵琶、玉门关、羌笛、胡马等边塞特有的事物,描写边疆风光。是唐朝诗歌中非常重要的一种类型。
二、
学习《出塞》
1.出示简介,认识王昌龄。(出示ppt)唐玄宗时期,边塞诗人王昌龄来到边塞,挥笔写下了《出塞》。出塞指的就是出发去边塞。
2.教学“塞”,在作业本中写一个。
3.我们来看看这首诗到底有什么魅力呢?
4.活动一:自由朗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出节奏。
注意结合诗句意思,读准诗中的多音字。
5.检查朗读。(注意:征、秦)请2个,齐读。读出节奏感就更好听了。出示节奏线,齐读。越读越好听,七言绝句的节奏感出来了。
6、读通读顺还不够,要知道诗的意思才能读懂古诗。借助注释和同桌讲一讲每句古诗的意思。请生说古诗意思。
7.读着读着,你的眼前出现了什么样的画面呢。
活动二:默读古诗,想一想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怎样的画面?
(板贴;想象画面)
7.看到明月:是啊,怪不得他说:秦时明月汉时关,
看到了战场上很多人打战:万里长征人未还。
看到李广骑马:但使龙城飞将在
很多敌人骑马逃走了:不教胡马度阴山
小结:我们通过了解诗的意思再想象画面,很快就能读懂这首诗了。
8、由月入手:现在老师来考考你,这张图片你想到了哪句古诗?(秦时明月汉时关)。从秦朝到汉朝再到唐朝,经历了将近一千年,明月仍然是秦汉时的明月,除了明月不变,还有什么没有改变?(边关)
9.夜深了,一轮明月照耀着清冷荒凉的边关。提起明月,我们就会想起哪些描写明月的诗句?诗人笔下的明月常与什么联系在一起?
(思念亲人、家乡)
10.守卫边关的将士呢,他们能回到日思夜想的故乡与亲人团聚吗?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11.面对着这一轮明月,守关将士的亲人又在做什么呢?(父母、妻子、孩子)
12.儿子孝道不能尽,有家不能回天伦之乐不能享,同学们,读到这儿,如果你是守卫边关的将士,你的心情如何?(悲伤)带上表情读一读读出心情来。
13.从秦朝到汉朝再到唐朝,经历了将近一千年,明月仍然是秦汉时的明月,边关依旧是秦汉时的边关,时光穿越千年,只有一批又一批的将士战死沙场未能回还。这是为什么啊?(预设:虽然战争一直都在,但是他们想要保家卫国)
14.诗人不禁感慨,读后两句诗。
15.
龙城飞将是谁?引入资料。李广是怎么样的将军?
18.在战争频繁的年代,百姓们渴望龙城飞将,其实就是渴望能打胜战,能胜利。但是这样的将军百年也只有一个,如果朝廷没有派出这样的将军驻守边关,难道战士们就回弃边关于不顾了吗?你觉得战士们会怎么做?
是啊,虽然九死一生,但是他们也从不退却,就算没有李广,战士们也都希望自己能成为那个李广将军。这里哪个词最能看出战士的决心?(不教)读,再读,坚定地读。把这样的决心送到句子中读出来。请2 ,齐读。
19.好一首《出塞》,难怪流传至今。我们再齐读,感受其中的魅力吧。
三、学习《凉州词》
1.本课中还有一首边塞诗,出示。
2.同学们这首你们自己读,相信你们很快也能读到正确流利的
3.任务三:1.读:正确流利有节奏地读《凉州词》
同学们试着自由朗读。读准字音,读准停顿。(请2人读,齐读)请四人小组合作,互相讲一讲古诗的意思。
4.我们学以致用,也用上想象画面的方法,去想象一下这首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相机指导出示图片:琵琶现在是一种乐器,在古代,这可是催促人们打战的号角啊。这也是边塞诗常出现的景物)
5.两句两句出示,学生讲画面。小结:用上这样的方法让诗句变得更生动具体了。
4.同学们,他们都是边塞诗,他们有什么相同地方呢?
2.找:找一找《凉州词》和《出塞》的相同点。(边塞、战争、残酷、英勇)(板贴:残酷)
5、“古来征战几人回”?换一种说法?古来征战无人回。和《出塞》中的有一句表达的意思一致,谁有发现?(无人还)。他们害怕吗?虽然害怕,但是他们在心里早就下定了决心:为了保护家人保护家乡保护国家明知会战死沙场,将士们还是决定保家卫国,多么英勇的战士们啊。(板贴:英勇)而这一切,正是因为战士们的爱国心。(板贴:爱国)
6.我们一起读一读,,感受战士们的爱国心!配上音乐,男女读,齐读,挖空背诵古诗
7.我们多少英雄战死沙场,因为有了当年的战士们的壮举,才能有如今的中国。我们再来欣赏一下其他的边塞诗。找一找表示边塞诗特征的词语。
从军行
唐·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我们从学的两首诗拓展发现可以抓住表示边塞诗特征的词语去感受边塞诗。我们又学了一种诗歌体裁了。
这两首边塞诗都写了战争的残酷,写了战士的英勇,更表达了爱国之情。怪不得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活动二:个别教师对这节课进行评课,给出修改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