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节一 引入课题
1.谈话
2.同学们猜一猜老师是属什么的?
3.刚才,同学们在认识老师的同时,用到了“一定,可能,不可能”这些可能性的词语,生活中很多事情发生的结果是不确定的,这节课咱们来研究可能性大小的问题。(板书课题)
环节二 自主探究,体验新知。
1.模拟演示,教学教材第45页例2,体验可能性的大小。
(1)你观察到了什么?如果让你摸出一个棋子,可能是什么颜色的?你认为摸出哪种颜色棋
子的可能性大呢?
(2)学生汇报。
(3)动手试验。
课件出示要求:以小组为单位,在准备好的盒子里放入4个红球,1个蓝球。各组同学依次从盒子里摸出一个球并记录它的颜色,放回去摇匀再摸,重复20次。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
请每个小组的组长汇报试验结果。
从这些试验结果中你们发现了什么?
师生共同总结试验结论。
(4)如果让你再摸一次,摸出哪种颜色的球的可能性大?为什么?
(5)讨论:你觉得摸到各种颜色棋子的可能性的大小与棋子的什么有关?
(6)教师小结:由此可见,当两种物品数量不同时,数量越多,抽到的可能性越大,反之就
越小;当数量相同时,可能性相差不多。
2.加深对事件发生规律的理解。出示教材第46页例3。
(1)从图中你了解了哪些数学信息?
(2)小组进行摸球实践活动。
(3)组织汇报,填写表格。
(4)观察表格;你能猜出盒子里红球多还是黄球多吗?说出你的理由。
(5)打开盒子,验证一下。
(6)探究其中的规律。
小结:物体的多少影响着可能性的大小,反过来,可能性的大小也能说明物体的多少。可能
性大,说明这种物体多;可能性小,说明这种物体少。
环节三 运用新知
完成教材第46页“做一做”第1、2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汇报答案,说出解题过程。
环节四 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