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组集体备课一

标签:
主题教研 |
分类: 校本研修活动 |
项目名称 |
集体备课 |
项目负责人 |
吴美妙 |
|
活动时间 |
10.9 |
活动地点 |
|
|
活动主题 |
《黄山奇石》 |
主 |
林婷 |
|
参加对象 |
全体语文老师 |
申请学时 |
1 |
|
活动内容 及进程 |
活动一:林婷老师分享备课 教材分析: 《黄山奇石》是统编教材二上第四单元中第二篇课文。本单元以“家乡”为主题,单元的训练重点是“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理解词句的意思。”和“学习课文的语言表达,积累语言。” 本课是一篇写景的文章,图文并茂,分四个自然段生动具体地介绍了四块有趣的奇石,最后一个自然段概括地介绍了其它怪石,突出了奇石的多和趣。课文语言生动、描写形象,富有情趣。 教学目标: 1.认识“闻、名”等11个字,正确书写“南、些”2个字。通过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经验、图文对照、做动作等方法,理解并积累“中外闻名、陡峭、一动不动”等词语。 2.能在情境中借助关键词想象画面,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尝试背诵第二、三自然段。 3.能仿照课文,用“好像”说说图中的石头,初步感受黄山奇石的奇和趣以及大自然的神奇壮丽。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激趣导入 1.你们喜欢旅游吗?去过哪些好玩的地方介绍给大家听听。 2.今天老师带你们去一个地方旅游。(看视频) 3.我们去了哪里呀?(黄山)你觉得这个地方怎样? 一、揭题学文,聚焦“奇” 1. 黄山有五绝,云海、冬雪、温泉、奇松和奇石,吸引了许许多多的中外游客前来旅行。今天我们就去看看其中一绝——黄山的奇石(板书课题。) 2.解“奇”。“奇”是什么意思?(奇怪、奇特、神奇、奇妙……)黄山奇石就是(黄山上奇形怪状的山石) 3读题。带着对“奇”的理解,读读课题。 二、走进黄山,随文识字 过渡:同学们要去游黄山看奇石,那你知道黄山在哪里吗?来,打开课本, 去读一读吧 1.出示自学要求: (1)读: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想:黄山在哪里?介绍了哪些奇石? 2.交流: 读了之后,你知道黄山在哪里了吗?(安徽省南部)课文第几自然段告诉了我们?(课件出示第1自然段) (1)指名读第一句, 注意“闻、名、景、省”前后鼻音的区分。提醒长句子的停顿:中外闻名的黄山风景区/在我国安徽省南部。 (2)看地图,了解地理位置,离我们浙江省非常近,过去很方便。 (3)读了这句话,你还知道了什么?非常的有名。抓“中外闻名”理解。(指名读) (4)指名读第二句,读了这句你又知道了什么? 预设1:景色不仅美丽还很神奇(秀丽神奇) 预设2:“尤其”换词(特别)感受怪石特别神奇有趣。指名读。 3.感情朗读,齐读第一自然段。 三、初读课文,感受“名字奇” 1.课文介绍了哪些奇石呢?请你快速读读2-6自然段,用“”框出它们的名字。 2.交流梳理 (1)指名按顺序说一说课文介绍了哪些奇石?(课件出示校对)引导发现:这里具体介绍的奇石有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板贴词卡,正音多音字“都”)。简单介绍的奇石有: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板贴词卡)。 (2)引导发现:你觉得这些石头的名字取得有趣吗,有趣在哪里? 预设:很多名字都跟动物有关,跟“仙”有关。 (3)认识“仙”字。 3.小结:每块石头都讲了谁在干什么,一块石头就是一个故事呀。黄山奇石的名字取得多有趣、多神奇啊! 四、研读语段,感受“样子奇 (一)学习第二自然段“仙桃石” 1.自由读读这一段,思考:从哪里感受到了石头的奇? 2.交流 预设1:形状像个大桃子特别神奇。(板书:好像) 看图片 预设2:桃子从天上飞下来, 又刚刚落在石盘上很神奇(板书:飞、落。) 3.感情朗读。(指名读、齐读) 4.介绍“仙桃石”,尝试背诵。 (1)这样你还会读吗?
就说“ (2)“小小解说员”看图介绍,尝试背诵,可以借助板书帮忙。(先自己练一练,能介绍的站起来一起说。) (二)学习第三自然段“猴子观海” 1.第3自然段又介绍了哪块奇石呀?自己读一读。(猴子观海) 2.瞧,就是这块有趣的大石头 (出示图片) 你能用这个句式来说说吗?
再说“ 同学们真棒,已经会用“好像”来介绍黄山奇石了,那么课文跟我们刚才的介绍又有什么不同?(出示第三自然段。) 3.交流: (1)用了3句话来介绍,更具体了。 (2)第1句介绍奇石在哪里?引导学生联系图片、生活理解词语:陡峭。出示字典验证,跟你们的解释差不多。真棒! (3)第2句写了什么?请1位同学读,其他同学用“O”圈出动词。让我们再走进一点看看它的样子。它怎样“抱”的?(两只胳膊抱住腿)怎样蹲的?(一动不动地蹲)这猴子蹲在又高又陡的山峰上往下望,会望见什么呀?”(翻滚的云海)。一起来做做它的动作。 瞧,这就是云海,你觉得怎么样?这么美的云海,猴子都看得入了迷,难怪一动不动的。可这是一只真的猴子吗?是呀,这只是一块石头呀!但在作者的笔下,这一抱一蹲一望(板书:抱、蹲、望)却变成了一只栩栩如生的猴子。多有趣呀!(指名读) (3)第3句再来介绍奇石的名字。(移动板贴) 4. 分组合作读。 5.指导背诵 (1)点到谁谁接读。同桌比赛读。 (2)借助图片或板书的提示来做介绍。(自主练习,展示背诵) (三)对比发现写法特色 小朋友们,“仙桃石”和“猴子观海”不仅这两块石头神奇有趣,其实作者介绍得也很有趣。 1.“仙桃石”先介绍了奇石的名字,再写它的样子,非常有条理。而“猴子观海”则先介绍位置,再介绍样子,最后介绍奇石的名称。不仅有趣,也很有条理。 2.那么“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作者又是如何来介绍它的神奇有趣呢?其他奇石我们可以怎么介绍呢?我们下节课再学。 五、巩固生字,指导书写 1.儿歌复现生字 来到安徽,省城南部, 黄山景区,秀丽神奇, 尤其怪石,有趣极了,
仙桃飞落,猴子观海…… 黄山奇石,中外闻名! 自由读、拍手齐读 2.指导书写
“南”上小下大,注意:里面部分是“羊没腰,半不出头” “些”上大下小,注意:“止”的横变提 “部”左短右长,注意:双耳共2画。 (2)教师范写“南”,学生自主练写“南、些、部”。 3.展示、师生点评,再写一个。 板书设计 活动二:个别教师对这节课进行评课,给出修改建议。
|
|||
活动反思 与建议 |
|
|||
过程确认 |
教研组长(签字):吴美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