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综合组主题教研三

(2022-06-24 13:24:00)
标签:

主题教研

分类: 校本研修活动

学校校本培训活动记录表

(项目负责人填写)

工作单位:    平阳县萧江镇第五小学          

项目名称

主题教研活动三

项目负责人

黄鲜艳

活动时间

2022.6.15

活动地点

实验室

活动主题

基于教学评一致性的评价任务设计

 

黄鲜艳

参加对象

综合组全体成员

申请学时

 

活动内容

及进程

第一部分:由黄老师主持开场 

综合组主题教研三

第二部分:由老师进行分享,提出困惑

一、什么是评价任务?

所谓评价任务指向学习目标的、可评价的学习任务。

举例:  《小石潭记》

学习目标:通过概括段意,理清游记的线索。

评价任务

1)自由朗读课文用精炼的语言概括段落内容并写在学案上。

2)小组交流,结合文章内容概括游记的线索。

分类:

1)传统的测试题,包括纸笔测试,口头问答,动作测试等

2)表现性任务,比如完成一个作品,设计一个实验,朗诵一首诗歌等。

二、评价任务与学习目标的关系

(一)学习目标与评价任务的区别

学习目标  描述的是预期学习做到怎么样。

评价任务 描述的是 要求学生做什么,怎样做,以确保做到怎样。

 

学习目标

 

评价任务

做的结果,做了之后会发生什么变化

怎样做,做什么

(操作性)

描述的是预期的学习结果(结果性)

描述的是过程

(过程性)

目标:能找出文章的提示语,明白提示语的重要性

任务:根据教师的示范,找出文中的提示语,说说这些提示语的用处。

(二)评价任务的要求

1)评价的任务要紧扣学习目标设计(与学习目标一致)

2)评价任务要与学习目标要对应。

明确两点:

1)评价任务要与学习目标要对应,但不一定是“一一对应”

2)评价任务是“任务”,不是“目标”,“学会”“能”之类的词汇不要用于评价任务。

三、评价任务的特点:

1、指向性

2、明晰性(可执行性)

3、空间性

指向性

所谓的指向性,就是评价任务要指向学习目标,即评价任务与学习目标的一致性。

a、确保“一致”的策略之一:逆向设计

传统的教学设计:学习目标-教学活动-评价任务

逆向设计:学习目标-评价任务-教学活动

b、确保“一致”的策略之二:对应思维

如何理解“与学习目标相对应”?

理解1:评价任务必学引出与学习目标所学要的学习信息。

理解2:怎样的学习目标设计设计怎样的评价人物。

理解3:有目标,总要有评价:评价,总是针对目标的。

理解4:学习目标与评价任务的对应关系并不一定是“一一对应”

如:小学语文《新来的王老师》(指向性)

教学目标

1)通过多种形式朗读课文,学习作者围绕中心选材的写作方法,体会新来的王老师的魅力。

2)通过自读自悟,讨论交流,学会围绕中心选材的写作方法,并尝试运用。

评价任务

1)朗读课文一遍,选用“请、摇摇头”等关键词说说汪老师给你留下的印象。(检测目标1

2)默读课文,用简练的语言说说作者选取了课前、课上、课下、放学后的典型事件。(检测目标1

3)思考、讨论、说一说围绕中心选材的方法。

4)以《我的老师》为题,选取一件典型的事件表现这位老师的魅力或品格(检测目标2

 

明晰性(可执行性)

所谓可执行性,就是评价任务要清晰、要具体、要明白,让学生“可做”“可说”“可写”“可表达”。一个明晰性的评价任务要让学生清楚:我要做些什么?我怎么做?

如何使评价任务更加明晰呢?

第一,语言明白。语言的表达清晰度,究竟让学生做些什么、怎样做,要讲的明明白白,要采用学生能懂的语言,确保学生明白(当然,教师更要明晰)。

第二,教师示范

第三,提供样例

第四,给予辅助,如何利用PPT将重要的学习任务呈现,这样更方便学生的学习。

空间感

所谓空间感,即评价任务的设计要具备多样性、开放性。

怎样的评价任务是有空间感的?

1)要简约:不复杂、不零碎而繁多。

2)要求丰富:任务可能催生的“学习信息”是丰富的,而不是单一的、封闭的。

3)有趣味:任务尽可能是有趣的,能够引起学生学习的热情。

 

第三部分:师师间进行交流

 综合组主题教研三


综合组主题教研三

活动反思

与建议

 

 

语言明白。语言的表达清晰度,究竟让学生做些什么、怎样做,要讲的明明白白,要采用学生能懂的语言,确保学生明白(当然,教师更要明晰)。

教师示范

提供样例

给予辅助,如何利用PPT将重要的学习任务呈现,这样更方便学生的学习。

 

 

 

过程确认

教研组长(签字黄鲜艳    教务处签字黄慧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