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组集体备课(三)

标签:
备课 |
分类: 校本研修活动 |
萧江五小
课题 |
28、海的女儿 |
课型 |
略读课 |
主备人 |
叶黎明 |
|
课时 |
1课时 |
备课时间 |
6月7日 |
研讨时间 |
6月7日 |
|
教材 分析 |
《海的女儿》是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最后一篇课文,是一篇略读课文。课文节选自《海的女儿》的开头部分。 |
|||||
教学目标 |
1.认识本课“港、宴”等13个生字,积累生字组成的新词。 2.自由阅读课文,了解故事大意,体会人鱼公主的美好心灵。 3.激励学生从小为人大度,常抱有处处为别人着想的思想。 4.感受童话的奇妙,体会人物真善美的形象。 |
|||||
教学重 难点 |
1.感受童话的奇妙,体会人物真善美的形象。 2.了解故事大意,体会人鱼公主的美好心灵。 |
|||||
教学准备 |
课件。 |
|||||
教学 过程 设计 |
初备 |
同伴智慧 |
||||
一、师生谈话,导入课题 1.同学们,读过《海的女儿》 这个故事吗?请读过的同学说说这个故事。 2.出示美人鱼图片,问:“同学们,你们看见过这张图片吗?”对,这个图片画的是海的女儿。(板书课题:海的女儿) 3.安徒生简介,学生初步了解。 汉斯·克里斯蒂安·安徒生 (1805-1875),19世纪丹麦著名的童话作家,既是世界文学童话的代表人物之一,被誉为“世界儿童文学的太阳”。1838年获得作家奖金---国家每年拨给他200元非公职津贴。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初读,解决字词
1.学生自由阅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不认识的字标上记号,自己想办法解决。
港口
注意读准翘舌音“圣 帜 陈”,前鼻音“宴 婚 讯 挽 ”,后鼻音“恒 港”。 3.指名读词语,相机解释词语意思 (二)读懂文意 1.快速读读课文,这是《海的女儿》的结尾部分,如果让你给这个部分取个题目,你认为什么题目较合适? 预设: (1)王子结婚,美人鱼化为泡沫 (2)王子结婚,美人鱼没有加害王子 (板书:王子结婚,美人鱼化为泡沫) 2.再读课文,如果给课文划分段落,你认为会划为几个部分?在文中标示出来。 根据学生回答,出示: 第一部分(1-10):美人鱼眼睁睁地看着王子娶了别的公主。 第二部分(11-13):美人鱼没有加害王子,自己却变成了泡沫。 三、再读课文,深入分析 1.快速朗读课文,把打动你的地方多读几遍,圈画出来,做一下批注,和同学交流你的体会。 2.展示交流。
“小人鱼亲吻着王子的手。她觉得自己的心在破碎。” 谈谈你的体会。 预设:(1)小人鱼很伤心,因为王子误会了这件事,明明救活王子的是自己,却被认为是别人。 (2)这将意味着自己将会变为泡沫,将会死去。 “小人鱼知道,这是她能看到王子的最后一个夜晚——为了他,她离开了自己的族人和家庭,交出了她美妙的声音;为了他,每天忍受着没有止境的痛苦,他却一点儿也不知道。”请你用自己的话说说你的体会。 (小人鱼为了爱情,孤身一人来到海上,为了爱情,付出了很大的代价:离开家人、族人,把自己的声音交给了巫婆,但是最后却什么都没有得到,遍体鳞伤,忍受苦痛的她,还要面临着死亡。多么伟大的小人鱼,多么可怜的小人鱼!) “小人鱼拿着刀的手在发抖,但是,……刀落下的地方,浪花迸发出一道耀眼的红光,好像一滴滴的鲜血从水中喷溅出来。” 预设:这是小人鱼有了重生的机会,而选择放弃,为了她心爱的王子,宁愿牺牲自己,成全他人。(板书:牺牲自己,成全他人) 预设:这是一位处处为别人着想的小人鱼。 四、分组探讨,体悟感情 1.小组讨论:这篇课文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感情? (学生结合课文讨论,教师巡视) 2.学生反馈汇报,教师指导: 这篇课文写了小人鱼怎么一步步变成了泡沫,虽然有一次重生,回到原来的机会,可是却放弃了,表达了作者对小人鱼的这种“宁愿牺牲自己,伤害自己,也要保护他人,处处为别人着想”精神的赞美之情。 五、课文小结 1.这节课我们读了《海的女儿》的结尾部分,故事非常精彩、感人,这是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令人感动。我们被小人鱼所打动。 2.学习了本文,你想对小人鱼说些什么? |
|
|||||
作业 设计 |
课堂作业本 |
|
||||
板书 设计 |
28、海的女儿 王子结婚,美人鱼化为泡沫 牺牲自己,成全他人 |
|
||||
备课 反思 |
1.在设计问题时有些繁琐,应抓住文中巨人三次训斥孩子以及花园发生的变化来设计主问题。 2.要培养学生抓住关键词句来体会巨人的心理和行动上发生的变化的方法。 3.指导感情朗读方面有些不足,学生体会的不深刻。 4.学生自读自悟的时间较少,老师讲的太多,应多放手让学生自己思考感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
|||||
过程确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