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由黄老师主持开场
第二部分:由陈老师提出教学设计进行分享,提出困惑

内容摘要如下:
新课聚焦
1.导入:(教学提示:播放有关地球生物多样性的视频。)地球是我们美丽的家园,各种各样的生物在这个家园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保护生物多样性已经成为人类共同的话题。
2.提问:通过前6课的学习,大家现在能总结一下生物多样性是什么吗?(预设:地球上的生物种类繁多,每一类别下又有许许多多不同的个体,因此生物表现出了多样性。)
3.讲解:生物多样性是描述自然界多样性程度的一个广泛的概念,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和它们所拥有的基因以及它们与其生存环境形成的复杂的生态系统,分别被称为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4.揭题:(教学提示:出示几张人类破坏环境、生物灭绝的图片或播放相关视频。)生物多样性的现状到底如何?我们为什么要保护生物多样性?怎样保护?让我们通过今天的课堂一探究竟吧!(板书:保护生物多样性)【设计意图】由视频导入直接聚焦生物多样性,并从其概念入手提问,引导学生回顾并梳理地球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
科学探索与研讨
探索一: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义
1.提问:我们为什么要保护生物多样性?(预设:因为每一个物种都是独一无二的;因为多种多样的生物具有不同的价值;因为我们应该与自然和谐相处。)
2.追问:我们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更全面地了解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义?(预设:可以通过查阅资料,网络查询,向长辈、老师请教,访问生物领域的专业人员等。)
3.布置任务:指导学生分组活动并进行组内交流与讨论。
4.小结:生物多样性维护了自然界的生态平衡,对人类的健康和生存至关重要。生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形成复杂的、互相联系的生态系统,提供了所有生命赖以生存的条件。
探索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
1.活动:播放视频介绍我国自然保护区(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敦煌西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和相关的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保护法》《中国自然保护纲要》《生物多样性公约》等),引导学生认真观看。
2.提问:人们目前都采取了哪些措施来保护生物的多样性?(预设:建立自然保护区,对濒危物种进行就地保护、迁地保护;建
立自然保护区,对濒危物种进行就地保护、迁地保护;建立动物园、植物园,人工辅助保护;建立植物种子库、花粉库,动物精子库;颁布相关法律法规,并开展宣传和教育活动等。)
3.讲解:自然保护区是指对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区、有特殊意义的自然遗迹等保护对象所在的陆地、陆地水体或者海域,依法划出一定面积予以特殊保护和管理的区域。人类建立自然保护区已有百余年的历史。
探索三:制作“保护生物多样性”宣传海报
1.布置任务:指导学生分组讨论,商定海报主题及宣传内容,合作设计制作海报。提示学生海报形式和内容尽量多元化,突出教育性和宣传性。
2.活动:进行班级海报展览,并邀请语文老师、美术老师共同参与评价。
研讨汇报
拓展
1.小结:生物多样性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对人类而言有非常重要的价值,一旦失去就无法再生。我们研究自然、认识自然,是为了更好地保护自然,实现可持续发展。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保护我们自己。
2.拓展:调查我们家乡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现状,并以小作文的形式呈现,要求结合本单元学习的知识说一说自己的想法与建议。
第三部分:师师间进行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