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数学组主题教研活动(一)讲座

(2019-11-20 14:32:08)

学校校本培训活动记录表

(项目负责人填写)

工作单位: 萧江镇第五小学                         

项目名称

主题教研活动

项目负责人

郑洋洋

活动时间

2019.9.24

活动地点

会议室

活动主题

如何让课堂更贴近学生生活

黄步游

参加对象

全体数学教师

申请学时

 

活动内容

及进程

环节一

黄步游老师开展了关于《如何让课堂更贴近学生生活》的主题教研活动,与老师们交流了如何让课堂更贴近学生生活,并提出通过应该从小学教学生活化着手

如何让课堂更贴近学生生活

从教几年,我感觉小学数学要让学生学习生活化应该从小学教学生活化着手。那么,怎样做到小学数学教学贴近学生生活,下面我从几个方面谈下理解:

一、在生活中发现数学

  在我们的教学中着重与生活联系,主动去找寻生活中的数学,充实教学,用实践和生活教学。比如,我们在“平均分”这一课时,用聊天的方式引入:大年初一吃饺子,爸爸妈妈包饺子,奶奶煮好饺子分饺子,每个碗数量都一样。然后可以让学生自己分发物品,要求分成一样的,最后可以引出:我们分物品,分到每个人手里的一样。这个就是“平均分”。学生都有吃饺子的经历,很熟悉,通过这样引入,很简单就对“平均分”理解了。

二、学习数学,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1.生活上创设情境,鼓舞学生主动学习

  在我们的教学中,教师要非常重视学生本身已经有的生活经历和经验,经常引入一些学生有兴趣的生活小插曲用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就拿“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我用一段人体上自有的比例,有趣地作为导入:同学们把拳头伸出来,做一个翻转一周的运动,这样的长度和自己脚底的长度比例差不多是11,量下我们的脚底和身高的比差不多是17……这时候会有学生有疑问了,知道这些身体比例有什么用?我们知道拳头和脚底长的比例,买袜子的时候,拿袜子绕拳头一周就能知道是否合适;警察破案,可以通过犯罪嫌疑人留下的脚印估算出身高……上面就是我们用身体比例发现的一些有趣的事情,那么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利用这种方式引导新课,与生活贴近,学生当然兴致勃勃。

  2.善于发掘教材当中生活资源

  教学中创设生活情景,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且理解知识和掌握知识。就拿教学“毫米的认识”为例,我们可以让学生通过已学会的长度单位,测量身边的物体,学生测量作业本厚度不足1厘米,很自然就会有问题产生:“有比厘米小的单位吗?”“毫米与厘米之间有什么联系?”通过动手,学生会有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感悟。

三、生活中数学学以致用

  我们现在学习数学,就是为以后不断地服务我们的生活。所以,每当我们学完新课,应该编一些跟生活接近的应用题目,供学生练习。比如,学生在学习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后,让学生把自己的课本包上书皮;在上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一课后,让学生测量计算家里鱼缸、手机外盒的表面积。通过此事,学生既可以从实践中锻炼,又可以学以致用。

  总而言之,我们在小学数学授课过程中,要联系生活教学,让学生有数学中有生活,数学在生活中多有应用的感悟。

  

环节二

梅思思、郑洋洋两位老师对本次活动的中心内容进行概括,给予肯定,并且给出了自己的在教学中对于如何让课堂贴近生活的几点做法

数学组主题教研活动(一)讲座

环节三

各位老师对自己如何让课堂贴近生活都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并对一些不足的做法提出自己的建议。

数学组主题教研活动(一)讲座

活动反思

与建议

 

通过大家的主题研讨,碰撞出了很多思维的火花。对于如何让课堂贴近学生生活有了更深的认识。

要做到一下几点1.生活上创设情境,鼓舞学生主动学习     2.善于发掘教材当中生活资源 3、生活中数学学以致用    

 

过程确认

 

                                    科研处负责人签字:黄慧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