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数学组主题教研活动二:如何设计有效的小学数学作业

(2018-05-22 15:07:33)
标签:

教育

作业

项目名称

主题教研活动

项目负责人

梅思思

活动时间

2018.4.24

活动地点

会议室

活动主题

如何设计有效的小学数学作业

主 讲 人

梅思思

参加对象

全体数学教师

申请学时

 

活动内容

及进程

活动一:

梅思思老师开展了关于《如何设计有效的小学数学作业》的主题教研活动,与教师们交流了“有效的学习活动不能单纯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使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法”,并提出了对小学数学的作业设计的几点思考。

http://s5/mw690/002aRBqQzy7kF63zU1Ke4&690


    小学数学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续,其有效度如何,直接关系到数学教学质量的高低。好的作业设计,不仅可以巩固所学知识,而且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果作业设计不科学,不仅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而且制约了学习的灵活性,扼杀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一、设计富有趣味性的作业——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在小学生的眼里,那些新颖、生动、灵活多变的事物往往更容易引起学习的兴趣、求知的欲望,促使他们的思维始终处于积极状态,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使其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根据这一规律,我们在设计作业时,就应该多设计一些具有童趣性和亲近性的作业,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成为一个乐学者。 

二、设计具有实用性的作业——还原数学知识的本质 

《新课程标准》强调指出:数学学习应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应用。小学数学课本的编排也极力贴近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本着这一目的,我们在作业的设计上,应把数学作业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常布置一些与学生生活经验息息相关的作业,可以培养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问题的能力,让所学的知识得到应用拓展与延伸。 

三、设计有趣的探究性作业——开拓创新思维的空间 

新课程倡导学生积极探究、获取信息、创新知识、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布置作业总是本着面面俱到,多多益善的原则,认为学生做得越多,记得越牢,将来学生的能力也越高,然而,真实的情况却恰恰相反,这样的作业制约了学生多种能力的发展,这也是许多老师困惑“我都让他们多次练习过,为什么还有那么多错题?”的深层原因。为此,在作业设计时,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以及学生已具有的数学活动经验,设计一些以学生主动探索、实践、思考与合作为主的探索性作业,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成为一个问题的探索者,这样完成的作业印象深、效果好。 

例如,在教学了“轴对称图形”这节内容之后,我让学生用自己可以利用的一切道具,依据轴对称图形的特点自己设计一个轴对称图形。第二天,有的学生带来了剪纸作品;有的学生设计了楼房图案;有的学生用橡皮泥捏出了泥人……作业五花八门,形状千姿百态,但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他们设计出来的图形都是轴对称图形。看着学生们这些“杰出”的作品,我知道,他们对于本节课的内容已全部掌握。我想,这样的作业不仅使学生获取了数学知识,更多的是一种解决问题的能力,数学不正是需要这样的效果吗? 

四、设计具有层次性作业——体现个体学习的差异 

每个学生由于先天的因素和后天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不同,存在着个体差异性。如果让有差异的学生做无差异的作业,必然会形成有的学生“吃得饱”,有的学生“不够吃”的现象。因此,我们在作业的设计上,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设计不同层次水平的作业,使我们的教学真正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的潜能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得到充分的发展,让不同的学生在不同层次的作业完成中获得自信,获得成功的喜悦。 

五、设计体现自主性的作业——展示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因此在作业设计中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给学生提供充分的自主探索、独立思考、主动获取知识的机会,尽可能让学生对自己的作业进行自我设计,自我解答,用自己擅长的表现方式把自己的学习体验与认识呈现出来,为发展学生的创造性奠定基础。 

六、设计开放性的个性化作业——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学习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动态过程。因此在作业的设计中,我们应以让学生学会多角度思考问题、分析问题为目的,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开放性的作业,内容丰富、形式新颖,解决问题具有发散性,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思维空间。另外,开放性作业起点低、层次多、答案不唯一、策略多样化,学生容易入手,能使所有的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切入点,进行思考的过程,体验成功的喜悦。为此,在作业设计时,我们可以设计一些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的题目和形式新颖、解法灵活、策略多样的题目。 

活动二:

    傅丽敏、王佐超两位老师对这次教研活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表示肯定,并谈论自己在教学中对学生作业的布置和设计的几点做法。

http://s13/bmiddle/002aRBqQzy7kF65V66Ebc&690

 

活动三:

黄步游、徐冰瑶、陈小影、付贤雄四位老师也都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感受。认为应该要布置一些开放性的实践类的数学作业,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知识的美妙,体会知识来源于生活,也可以应用于生活。

活动四:

林姜姜老师对本次主题教研活动进行总结。


活动反思

与建议

“教者若有心,学者必得益。”布置数学作业,是一种艺术,更是一种创新。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因事而异、因时而异、因人而异,精心设计合理有效的数学作业。让数学作业真正成为学生增加知识,增长才干,丰富生活的向导,能最大限度地拓展孩子的学习空间,并能真正减轻孩子的课业负担,激发孩子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发展他们的个性,提高他们的数学能力和素质,为新课标下的数学学习增添活力,增加魅力。

过程确认

 

                                    科研处负责人签字:梅思思




http://s4/bmiddle/002aRBqQzy7kF6FnRkL33&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