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心疲惫的医院排队经历
文/洪老头
http://s16/middle/76c6ee07ha6e2ac62c5df&690
如果不是亲身经历,无论如何也想象不到在儿童医院陪诊要经历一场让人焦躁的排队运动战。
那是我来深圳不久的事:小外孙咳嗽发烧,在社区医院就诊后,服了两天消炎药,不见好转,只得去儿童医院就诊。那天上午,我们早早来到儿童医院。走进门诊大厅,里面人声嘈杂,乱哄哄地,像是走进了春运时的火车站候车室。也难怪,我观察了一下,陪诊的大人比就诊的小孩多。这不,我们家就来了四个。现如今,小孩是家庭里的宝贝,稍有风吹草动,全家人都会紧张兮兮的。
我们几乎是上班正点到的,挂号窗口已经排起了长长的队。女婿按序排队,我到前面询问,原来排在队伍前面的人是凌晨就来的,难怪他们有人手里还拿着小凳子呢。只有等了!等候的时间过得特别慢,女婿好不容易排到了,可想挂的那位专家医生的号已经挂完了,只挂了个普通的内科号。女婿叫我们先上四楼内科,他又去挂号窗口旁与人在说什么。不一会,女婿也赶到四楼,说已经买到那位专家的诊号了,边说边去候诊台登记,进入下一轮排队:候诊。我在等候时不解的问女婿,不是挂不到那位专家的诊号吗,怎么又买到了?女婿说有人贩诊号。天哪!有贩火车票的,有贩名人演唱会票和球赛票的,今个还是头一次听说有人贩医院就诊号的。真是商品社会,生财之道处处有。
半个小时过去了,终于轮到小外孙就诊了,那位专家医生看得很认真,态度也和蔼可亲,刚才的不愉快也淡去许多。医生检查后说先查验一下血,等化验结果出来后,才能开药。女婿拿着化验单,对我说:“爸,我们一起去。”女婿把我带到化验科。我倒吸一口气,两侧窗口排着两支长队,左侧是静脉抽血的,右侧是手指扎血的。女婿叫我在右侧的队伍后面站着,他去二楼排队交费。时间一点一点流逝,在我临近窗口时,女婿拿着交了费的化验单来了,正好对接上。小外孙的手指被扎了血,我们又开始等待,等待化验单。二十五分钟后,拿到了化验单,我们又抱着小外孙赶去医生那里。因为孩子发烧不退,需要打点滴。我们拿着医生开的处方,去拿药。像先前那样,女婿像个指挥官,带我到二楼,让我在药房窗口排队,他自己赶到缴费窗口排队。这时已是上午十点多了,大多数就诊的已看好医生,等着交费拿药。窗口排着长长的队,又是一个排队运动战,好纠结。
我焦急地等待,女婿拿着交了费的处方走过来。我长长吁了口气,心想这下不用再排队了。没想到女婿对我说:“你在这拿药,我去一楼输液大厅去排队。”我纳闷,药拿到了,还排什么队呢?过了一会儿,我终于拿到了药,一路小跑地赶到一楼输液大厅。哎哟!好壮观,足足有五、六十人排队等着交付注射药品。女婿站在队伍中部,望着我笑了笑,无奈。中午时分,女婿交了药,拿到输液号:635。我抬头看看挂在大厅墙上的显示屏,显示的不到500号。我摇摇头,看来又是一个漫长的排队。一家人在医院里买了便当作午饭,待小外孙打完点滴回家已是下午四点多。
在回家的公交车上,我不胜感叹今天的经历。你说啊,孩子生病,做家长的谁不想尽快让孩子得到治疗,可就在心情焦急的情形下,要在几层楼之间穿梭,去排那么多的队(我算了下,包括有形的排队和无形的等候,共九次),身体累事小,可孩子的病不能尽快治疗,那焦急的心无疑在受着煎熬,一天下来,可以说是身心疲惫。人们都说大都市的医疗事业发达,生病就诊要比小城镇方便得多。谁曾想在深圳看病竟遇到这样的排队运动战。但愿我们遇到的是个意外——那天就诊的特别多。事后听人说,深圳是个移民城市,户籍人口只占居住人口的四分之一左右,当初医疗设施的兴建是按户籍人口的基数规划的,远远满足不了现今的需要,好在市政府已经注意到这些事了,正着手解决。
我在心里祈祷:愿这个过程短些,再短些。
http://s10/middle/76c6ee07ha6e2e1209aa9&690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