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一分(一)》教学设计
(2018-06-17 20:03:33)教材内容: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第67-69页
教学目标:
1.
2.
3.
教学重点:认识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初步掌握简单分数的写法和读法,体会学习分数的必要性。
教学难点:理解分数的意义。
教具:PPT课件
学具:正方形、圆形与长方形的纸、学习单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欣赏小品)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听西游记里的故事吗?今天我们班的几个同学给大家带来了西游记新编故事,请欣赏。
(旁白:有一天,唐僧师徒来到了晋江游玩,走得又饿又渴,这时他们刚好路过五店市传统美食街。
“哇,好多特色小吃呀!”猪八戒见了直流口水说:“师傅,我们可以进去尝一尝吗?”
唐僧:“品尝美食可以,不过我得先考考你。”
猪八戒:“同学们,你们能帮帮我吗?”
唐僧:“我想买4块土笋冻、2碗面线糊和1一大块菜粿分给你和悟空,每人能分到多少小吃?回答问题时只动手不动口,答案是几用拍手表示。”
猪八戒一问:“同学们,我们每人分到几块土笋冻?”
猪八戒二问:“那分到几碗面线糊呢?”
猪八戒:“同学们真棒!一下就帮我解决了两个问题,接下来这个问题肯定也能帮我解决完。同学们,我能分到几块菜粿呢?”)
师:好多同学发现了拍手无法表示“半块”了,那你们能不能用其他方式来表示“半块”呢?请大家发挥你们的想象力,大胆地创造表示“一半”的方法。可以画各种各样的图形,也可以发明一种符号来表示。
活动一:请你们拿出你们的学习单,用你们最喜欢的方式画一画、写一写,表示出“一半”。
学生动手实践操作,让学生展示说出自己的想法,引导学生说出不同的方法。
生1:把一个长方形平均分成2份,取其中的一份。
生2:把一个圆形平均分成2份,取其中的一份。
生3: 。
生4: 。
师:在这些方法中,你认为哪种方法表示“一半”更简便、规范呢?
生: 。
师:他们每人分到的半块菜粿,在数学里用 来表示。知道它是什么数吗?
生:分数。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分数。(板书课题:分一分(一))
二、直观操作,合作探究
(一)初步认识 ,感受分数的意义。
师:我们再回头仔细观察这几种表示“一半”的方法,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征吗?
生1:它们都平均分。
生2:它们都分成了两份。
生3:它们都是取了其中的一份。
小结:把一个菜粿平均分成2份,其中的1份我们可以用 来表示。
师:如果用一个圆表示一个菜粿,这样分(PPT展示),其中的1份能用 表示吗?为什么?
生:不能,因为没有平均分。
师:看来,要找到 ,我们必须怎样分?
生:平均分。
(二)感受 ,深入理解 的意义。
师:其实生活中很多事物的一半都可以用 来表示,请看大屏幕。看完这些图形,你们有什么发现吗?
生:它们都是轴对称图形。
师:它们里面都隐藏着 。你能找出它们的二分之一吗?让我们一起来涂一涂吧。
活动二:涂一涂,找出图形的 。
(学生动手实践操作)
师:我先采访下几个同学,看看他们是准备怎样找出这些图形的 。
生:找它们的对称轴就可以了。
师:你可真是会活学活用呀!太棒了!
(作品展示,师生共同评价 )
正方形的
:
师:为什么以上三种涂法都能表示正方形的 呢?
生:因为它们都是把正方形平均分成2份,涂了其中的1份。
师:这些图形的形状都不一样,为什么它们的涂色部分也都能用 来表示呢?
生:它们都是把自己的图形平均分成了2份,涂了其中的1份。
小结:通过找 ,我们发现了:不管是什么形状的图形或物体,只要把它平均分成两份,其中的一份就是它的 。
(三)创造分数,深入理解分数的意义。
师:涂 ,咱们同学基本上都没有什么问题了,那拿出老师给你们准备的一张正方形纸你能折出 吗?
师:大家真棒!除了 ,我们还可不可以折出别的分数呢?比如 ,敢挑战吗?
活动三:(正方形纸找出 )
请大家折一折、涂一涂,想办法找出 。
(学生动手实践操作并上台展示交流。)
师:请问你找到的分数是多少?表示什么意思?
师:请问你找到的分数是多少? 肯定吗?你是怎样得到的?
师:看来,我们的同学们基本都懂得了把一个正方形平均分成了四份,取了其中的一份,都可以用 来表示。
活动四:(圆形或长方形纸折出新分数)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很多分数,老师相信你们能继续创造出新分数来。桌上还有圆形和长方形的纸,请大家选择其中一张纸,折一折、涂一涂,完成后跟同桌互相交流下你还能得到哪些新分数,并说说新分数所表示的意义。
(学生动手实践操作并上台展示交流。)
小结:把一张纸平均分成几份,取其中的几份就是几分之几。
活动五:(说分数)
如果不用折纸,你能说出一个分数吗?可以怎样得到?
总结:通过涂一涂、折一折、写一写、说一说,我们发现了:把一个图形或物体平均分成几份,取其中的几份,就可以用几分之几来表示。
(三)认识分数各部分名称及读写法。
师:在生产和生活中,在测量或计算时,往往无法都能用整数来表示,这时就要用到一个新的数,像 , , ,……这样的数都称为分数。仔细看老师写一个分数,分数是由几部分组成的?(板书: )
生:三部分。
师:一个分数,分数中间的横线叫分数线,表示平均分;分数线下面的数叫分母,表示平均分的份数;分数线上面的数叫分子,表示取的份数。
(数学故事:分数的由来)
师:其实在远古,人们在分东西时,经常出现结果不是整数的情况,渐渐就产生了分数。我国最初用算筹表示分数。像五分之二表示成这样。后来印度人用这样的方式表示分数,但又容易跟整数混淆了,于是阿拉伯人发明了分数的重要标志——分数线。
师:请大家跟着老师书空下这个分数。在写分数时,先写分数线,再写分母,最后写分子。我们的祖先都那么智慧发明了分数,你能不能骄傲地把它读出来呢?
生齐读分数:九分之七。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火眼金睛
用下面分数表示涂色部分对吗?
2、蚂蚁爬绳
一只爬到 ,一只爬到 ,一只爬到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今天,同学们表现得真棒!想一想,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分数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只要你们细心观察,就会发现我们的身边到处是分数,我们的四周处处都是数学。
板书设计:
分一分(一)
一半可以用 表示
像 , , ,……都是分数。
7
9
教材内容: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第67-69页
教学目标:
1.
2.
3.
教学重点:认识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初步掌握简单分数的写法和读法,体会学习分数的必要性。
教学难点:理解分数的意义。
教具:PPT课件
学具:正方形、圆形与长方形的纸、学习单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欣赏小品)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听西游记里的故事吗?今天我们班的几个同学给大家带来了西游记新编故事,请欣赏。
(旁白:有一天,唐僧师徒来到了晋江游玩,走得又饿又渴,这时他们刚好路过五店市传统美食街。
“哇,好多特色小吃呀!”猪八戒见了直流口水说:“师傅,我们可以进去尝一尝吗?”
唐僧:“品尝美食可以,不过我得先考考你。”
猪八戒:“同学们,你们能帮帮我吗?”
唐僧:“我想买4块土笋冻、2碗面线糊和1一大块菜粿分给你和悟空,每人能分到多少小吃?回答问题时只动手不动口,答案是几用拍手表示。”
猪八戒一问:“同学们,我们每人分到几块土笋冻?”
猪八戒二问:“那分到几碗面线糊呢?”
猪八戒:“同学们真棒!一下就帮我解决了两个问题,接下来这个问题肯定也能帮我解决完。同学们,我能分到几块菜粿呢?”)
师:好多同学发现了拍手无法表示“半块”了,那你们能不能用其他方式来表示“半块”呢?请大家发挥你们的想象力,大胆地创造表示“一半”的方法。可以画各种各样的图形,也可以发明一种符号来表示。
活动一:请你们拿出你们的学习单,用你们最喜欢的方式画一画、写一写,表示出“一半”。
学生动手实践操作,让学生展示说出自己的想法,引导学生说出不同的方法。
生1:把一个长方形平均分成2份,取其中的一份。
生2:把一个圆形平均分成2份,取其中的一份。
生3: 。
生4: 。
师:在这些方法中,你认为哪种方法表示“一半”更简便、规范呢?
生: 。
师:他们每人分到的半块菜粿,在数学里用 来表示。知道它是什么数吗?
生:分数。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分数。(板书课题:分一分(一))
二、直观操作,合作探究
(一)初步认识 ,感受分数的意义。
师:我们再回头仔细观察这几种表示“一半”的方法,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征吗?
生1:它们都平均分。
生2:它们都分成了两份。
生3:它们都是取了其中的一份。
小结:把一个菜粿平均分成2份,其中的1份我们可以用 来表示。
师:如果用一个圆表示一个菜粿,这样分(PPT展示),其中的1份能用 表示吗?为什么?
生:不能,因为没有平均分。
师:看来,要找到 ,我们必须怎样分?
生:平均分。
(二)感受 ,深入理解 的意义。
师:其实生活中很多事物的一半都可以用 来表示,请看大屏幕。看完这些图形,你们有什么发现吗?
生:它们都是轴对称图形。
师:它们里面都隐藏着 。你能找出它们的二分之一吗?让我们一起来涂一涂吧。
活动二:涂一涂,找出图形的 。
(学生动手实践操作)
师:我先采访下几个同学,看看他们是准备怎样找出这些图形的 。
生:找它们的对称轴就可以了。
师:你可真是会活学活用呀!太棒了!
(作品展示,师生共同评价 )
正方形的
:
师:为什么以上三种涂法都能表示正方形的 呢?
生:因为它们都是把正方形平均分成2份,涂了其中的1份。
师:这些图形的形状都不一样,为什么它们的涂色部分也都能用 来表示呢?
生:它们都是把自己的图形平均分成了2份,涂了其中的1份。
小结:通过找 ,我们发现了:不管是什么形状的图形或物体,只要把它平均分成两份,其中的一份就是它的 。
(三)创造分数,深入理解分数的意义。
师:涂 ,咱们同学基本上都没有什么问题了,那拿出老师给你们准备的一张正方形纸你能折出 吗?
师:大家真棒!除了 ,我们还可不可以折出别的分数呢?比如 ,敢挑战吗?
活动三:(正方形纸找出 )
请大家折一折、涂一涂,想办法找出 。
(学生动手实践操作并上台展示交流。)
师:请问你找到的分数是多少?表示什么意思?
师:请问你找到的分数是多少? 肯定吗?你是怎样得到的?
师:看来,我们的同学们基本都懂得了把一个正方形平均分成了四份,取了其中的一份,都可以用 来表示。
活动四:(圆形或长方形纸折出新分数)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很多分数,老师相信你们能继续创造出新分数来。桌上还有圆形和长方形的纸,请大家选择其中一张纸,折一折、涂一涂,完成后跟同桌互相交流下你还能得到哪些新分数,并说说新分数所表示的意义。
(学生动手实践操作并上台展示交流。)
小结:把一张纸平均分成几份,取其中的几份就是几分之几。
活动五:(说分数)
如果不用折纸,你能说出一个分数吗?可以怎样得到?
总结:通过涂一涂、折一折、写一写、说一说,我们发现了:把一个图形或物体平均分成几份,取其中的几份,就可以用几分之几来表示。
(三)认识分数各部分名称及读写法。
师:在生产和生活中,在测量或计算时,往往无法都能用整数来表示,这时就要用到一个新的数,像 , , ,……这样的数都称为分数。仔细看老师写一个分数,分数是由几部分组成的?(板书: )
生:三部分。
师:一个分数,分数中间的横线叫分数线,表示平均分;分数线下面的数叫分母,表示平均分的份数;分数线上面的数叫分子,表示取的份数。
(数学故事:分数的由来)
师:其实在远古,人们在分东西时,经常出现结果不是整数的情况,渐渐就产生了分数。我国最初用算筹表示分数。像五分之二表示成这样。后来印度人用这样的方式表示分数,但又容易跟整数混淆了,于是阿拉伯人发明了分数的重要标志——分数线。
师:请大家跟着老师书空下这个分数。在写分数时,先写分数线,再写分母,最后写分子。我们的祖先都那么智慧发明了分数,你能不能骄傲地把它读出来呢?
生齐读分数:九分之七。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火眼金睛
用下面分数表示涂色部分对吗?
2、蚂蚁爬绳
一只爬到 ,一只爬到 ,一只爬到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今天,同学们表现得真棒!想一想,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分数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只要你们细心观察,就会发现我们的身边到处是分数,我们的四周处处都是数学。
板书设计:
分一分(一)
一半可以用 表示
像 , , ,……都是分数。
7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