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中秋,厦门植物园里的小假期

标签:
厦门中秋万石植物园大自然游览 |
中秋节小假期,秋高气爽的天气里,我们走进了位于厦门狮山北面的万石植物园。这是万石岩水库,完全不似北方的秋叶凋零,青山绿水满目青翠,秋风习习,沁人心脾。
万石植物园萃集了厦门大小八景的“天界晓钟”、“高读琴洞”、“万石锁云”、“中岩玉笏”、“太平石笑”诸景点,且有百十余处摩岩石刻。
植物园的陈老师直接把我们一行接到了沙生植物区,就让小浪先留个影吧。
各种大大小小形态各异的仙人掌,你想得到想不到的,都在这儿了!
长了个可爱小果子的仙人掌,据同行的绿茶斋老师说可以吃,口感还不错,只是这么多刺,谁去采呢?
这个,刺倒是没了,但是估计不能吃。
美丽异木棉,开的花绚烂养眼,树身上却像狼牙棒似的。
铁杆海棠,家里也种了一盆,如果多种几盆放阳台上可以当铁丝网防小贼哦。哈哈!
这坨仙人球,让人看起来有密集恐惧症的。。。
这丛,就像跃跃欲出的蛇。
仙人球球。。
这俩小主,在仙人球前闹什么呢?看那小男孩的苦瓜脸,别是被得意的笑的小姑娘欺负了吧。
像不像走进沙漠了?
听陈老师说,沙生植物经常晚上才悄悄的开花。还说,夜间的植物园,更美。
这团,可以命名为“海参仙人球”。
这乌龟,跑这儿扎根了!大家猜猜它的龟背图形是怎么形成的?
到处是不知名的野果。
终于,有几片微红的叶子,应景的告诉我们,南方也有秋天。
出了沙生植物区,我们登上了山顶滴水岩,鸟瞰厦门岛,城在海上,海在城中。
我们的领队@妈妈姓夏,爬上了山顶最高处的旧碉堡上,其勇气足以让那些不敢上的男伙伴们汗颜。所以必须出镜为证,嘎嘎。
山腰里,太平岩寺掩映在绿树丛中。
山里的绿植蓬勃而野蛮生长。
传说历史最悠久的中岩寺,寺里有弘一法师(李叔同)题写的门联。山门上镌刻的“欢喜地”,那谁谁谁,心情不好了就来这儿吧!
寺前的海会桥,建于明朝,拱形桥板仅为一块巨石横架而成。
同行的小伙伴@如果我是艾雅 ,在著名的“石笑”前一跃。
山上很多历代名人石刻。
海会桥
本来是我要拍的场景,结果被大伙儿一拥而上挤个严实,得,咱远远的拍张吧。
一花一草一叶,佐以清新的空气,无不让人陶醉。
我们再惬意,也没有这小松鼠悠然自在,怀里抱着果子,选个最舒服的姿势,吃!
高高的树上,挂满野果。。。
介是一枚开心果,鉴定完毕。
临近午后,阳光有点斜了。
百花厅里的荷花池。听植物园陪同的妹子说,她们上班的时候,办公室外面各种鸟叫,一会儿有白鹭飞过,一会儿有翠鸟飞过,一会儿有大蛇爬过。。。
莲藕太重了,抬不起头了。
草地上的小花儿,悄悄的露个小脸儿。
万石岩湖上的小桥。
蓝天上是密密的白云,预报台风“天兔”要来了。
下的山来,坐在湖边的石凳上,让凉爽的风吹去身上的汗,咱这小假期也就算这么过完啦!
有没胆大的,改天一起夜游植物园吧?
-----------------------------------------------
【厦门市园林植物园】位于厦门岛东南隅的万石山中,始建于1960年,是福建省第一个植物园,是鼓浪屿——万石山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占地4.93平方公里。
厦门园林植物园俗称“万石植物园”,是一座围绕万石岩水库精心设计的植物园林,位于厦门市区东南狮山北面。1952年修建了万石岩水库,周围拓建万石植物园,辟有棕榈、竹类、兰花、盆景、药用植物等二十多个植物区、圃和展览室、栽培数以万计热带、亚热带植物,因富于科研成果而闻名海内外。根据科研和游览需要,园内依次安排了松杉园、玫瑰园、棕榈园、荫棚、引种植物区、药用植物园、大型仙人掌园、百花厅、兰花圃等20多个专类园和种植区,栽培了3000多种热带、亚热带植物,其中有被人称为“活化石”的水杉、银杏,有世界三大观赏树--中国金钱松、日本金松、南洋杉,以及名贵的仙人掌等奇花异木,是一座秀丽多姿、四季飘香的游览园林。这里文物荟萃,自古为游览胜地,清出名士薛起凤赞称“山岩多胜概,万古独称奇”。
万石岩位于万石水库以南,太平岩以北。山上奇峰怪石遍布,林木繁茂,文物荟萃。在万石岩当中,有一精巧的殿堂,名为万石莲寺。登上万石岩放眼四顾,处处是石,大小重叠,横竖倾欹,古人石上题刻“万笏朝天”。岩下有一深涧流泉,名为“小桃源”,右侧山峰形似象鼻,被称为“象鼻峰”。
天界寺在万石岩西侧的醉仙岩,有一座清初兴建的天界寺,昔日寺僧晨间撞钟108下,声闻遐迩因而有“天界晓钟”之称,为厦门小八景之一。沿寺后拾级而上,有“问仙路”、仙迹石”、“石棋局”、“仙浴盆”、“长啸洞”等景。登上绝顶骆驼峰,放眼四望,厦鼓风光尽收眼底,令人心旷神怡。
太平岩从万石岩前的石径拾级而上,即达太平岩。这里嶙石四起,洞穴隐伏,林木幽美,流水潺潺。近年,依原有寺宇式样重建太平岩,远胜旧观。现设为“茶人之家”,供游人览胜、休憩、品茗。临近寺前,但见巨石相叠,上面二石一端粘合,一端敝开,状如笑口,即为“太平石笑”。
虎溪岩位于万石岩西南侧。岩间有古寺,称东林寺,又叫玉屏寺,建于明代万历年间,屡经兴废,1984年重修。寺庙依山而筑,石穴为室,幽深险峻。有虎牙洞、夜月洞、夹天径、飞鲸石等诸胜。夜间明月映照,令人有一种神秘色彩之感,为中秋赏月最佳处,故称“虎溪夜月”。“虎溪夜月”为厦门八大景之一。
白鹿洞位于虎溪岩背后。明朝始建寺,清乾隆年间重修,增建三宝殿、朝天洞、六合洞等。三宝殿后有宛在洞,洞中伏着一双泥塑白鹿,口向石罅。夏季炎热时,罅中常有烟雾涌出,缕缕可见,故称“白鹿含烟”,为厦门小八景之一。1993年重建,并开放为游客游览。(名词解释来源于360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