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sap_andy
sap_andy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4,060
  • 关注人气:28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SAP替代物料及取代物料资料!

(2012-06-28 20:32:28)
标签:

sap

pp

替代

物料

设置

方法

it

分类: SAP-PP文档

SAP中的替代有三种:

1. A物料也B物料可以互相替代,但是由物料计划部门自由控制使用物料A还是使用物料B

2. 在某个产品中,当物料A不够时,才用物料B。

3. 当物料A用完后,将永远不再用,而是用物料B取代A。

本人就从SAP ERP软件的角度去介绍一下这三种方式的实现

一、第一种在某个产品中,当物料A不够时,才用物料B,是SAP中最容易实现的,也是用得最多的一种.

其中策略的设定很重要,此参数中有两个值:

1 手工维护/按用途可能性

2 100%检查

我们所讲的第一种情况就是让策略值为1(表示按使用可能性来决定使用谁)的时候,优先级则不起作用。

而使用可能性则表示使用的百分比,如我们例子: A为主料,B为辅料,即在正常情况下是用A,但是生产计划部门可以把此更改为B,则A的设定如下:

http://s15/middle/76c57b48xc387e67c0bfe&690

使用可能性表示使用100%,B的设定:

http://s13/middle/76c57b48xc387e8b9c9cc&690

设定0的时候会有警告让输入使用可能性,不过不用理会,回车即可。

注意替代组X中的组件的使用可能性之和应该等于100%,如果不为100%SAP在做生产订单的时候也会将其按比例进行计算。

此时,如果你建立一张生产订单,生产订单数量为1KG,BOM为SFET1= A(100)/B(0)则:

http://s10/middle/76c57b48xc387ea8c66e9&690

A的需求数量 = A的使用量 * BOM中的使用可能性 = 1 * 100% = 1.

B的需求数量 = B的使用量 * BOM中的使用可能性 = 1 * 0% = 0.

如A为50%,B为25%则在生产订单中A的使用量与B的使用量按使用可能性的比例关系进行计算:

A的需求数量 = A的使用量 * A在BOM中的使用可能性 /(A在BOM中的使用可能性+B在BOM中的使用可能性) = 1 * 50% / (50% + 25%) = 0.667.

B的需求数量 = B的使用量 *B在BOM中的使用可能性 /(A在BOM中的使用可能性+B在BOM中的使用可能性) = 1 * 25% / (50% + 25%) = 0.334.

http://s6/middle/76c57b48xc387ec2775d5&690

当然在组件的明细界面里可更改它们的使用可能性:

http://s4/middle/76c57b48xc387edca11b3&690

如我这里将A使用可能性改成45, B的使用可能性改成55:

http://s2/middle/76c57b48xc387f0547c01&690

再返回,则可看出

http://s4/middle/76c57b48xc387f1460983&690

0.45 = 1 * 45%

0.55 = 1 * 55%

二、第二种在某个产品中,当物料A不够时,才用物料B,演示如下:

在如下的界面中策略应使用2,则优先级就有用了:

A设定如下:

http://s3/middle/76c57b48xc387f29fb132&690

B设定如下:

http://s9/middle/76c57b48xc387f54e09d8&690

这种设置表示的是:正常情况下使用优先级为1的,如果对A做可用性检查后,不够用的话,就用优先级为2的物料B,都是100%使用A或者B,如果B也不够的话则仍然会用优先级为1的物料。

如果A的库存为10KG,B的库存为20KG。

建立一张数量为10KG的生产订单:

http://s1/middle/76c57b48xc387f7b5f790&690

做下ATP检查,可以看到结果仍是这样,说明A的库存足够。如果把生产订单改成11KG,再看一下:

http://s8/middle/76c57b48xc387f89aef47&690

再做一下可用性检查:

http://s11/middle/76c57b48xc387f9708b2a&690

可以看到A物料的需求数量变为零,因为A料只有10KG的库存,不够用,所以系统自动检查了优先级为2的物料B,发现B的库存为20KG,所以B是够用的,所以就将需求转移给了物料B。同时改变的还有组件明细里的使用可能性,开始B的使用可能性可是取自BOM中的0哦:

http://s12/middle/76c57b48xc387fb1f7cbb&690

那么把生产订单的数量从11改成30时,因为这个使用可能性的存在,所以即使做可用性检查,需求仍是给B的,我们来试试,将生产订单的数量直接改为30:

http://s7/middle/76c57b48xc387fc0feb16&690

如果把生产订单数量从10改成30的时候结果是怎样的呢?因为A料的使用可能性为100所以肯定会产生A料的需求啦:

http://s8/middle/76c57b48xc387fd4bdc37&690

如果再建一张数量为30的生产订单,结果会如何呢?就是我们想象的,将需求全部都给到A:

http://s6/middle/76c57b48xc38804cb79c5&690

当然计算公式(使用可能性的使用)与第一种是一样的。

直接建一张30KG的生产订单与建一张从10KG改成30KG的生产订单看似结果相同,实际上经过了以下两个步骤:

S1、检查A物料是否可满足需求,如果不能,则去寻找优先级为2的B物料。

S2、检查B物料的库存是否可满足,如果不能,则产生优先级为1的A料的需求。

三、第三种当物料A用完后,将永远不再用,而是用物料B取代A。

对此种情况的设定不是在BOM里而是在物料主数据的MRP4视图中维护不连续的零件的三个参数,由谁替代A,何时生效:

前提条件是B料与A料MRP类型和基本计量单位要相同,详见非连续性标识的F1帮助。

http://s6/middle/76c57b48xc388097b18c5&690

上图的意思就是当2010-4-21后如果A的库存不够用就用B取代。

那么BOM中就不再填入B啦,即sfert5 = A。

现在我们的库存仍是A=10KG,B=20KG建立一个数量为10KG的生产订单看一下,A的库存够用,所以B的需求为0,其实我们BOM中并没有B,但组件中却出现了B,而且 A与B的中止列为1,这是SAP系统告诉你A将会被B取代:

http://s6/middle/76c57b48xc3880b97ef25&690

将生产订单中的10改成11后:

http://s9/middle/76c57b48xc3880dc578f8&690

经过可用性检查后:

http://s6/middle/76c57b48xc3880fd46da5&690

SAP会自动地把A变为10KG,因为A的库存只有10KG,而剩下的1KG则会自动分给其后继物料B。

而对于中止,还有一种情况,即某些物料本身就是配套的,即A与A1是配套的,当A不用的时候,用B取代,那么A1也会被B1取代.

即:用B + B1 取代 A + A1。

A的后继物料仍是B。

A1设定为,设置为平行的取代:

http://s12/middle/76c57b48xc38833ba3c7b&690

B的MRP4中不用设定,但B1的MRP4中要设定如下:

http://s8/middle/76c57b48xc3882fb755f7&690

修改sfert5的BOM:

http://s2/middle/76c57b48xc3882d649c91&690

其中A的行项目中设定如下:

http://s6/middle/76c57b48xc3882c057275&690

A1的行项目中设定如下:

http://s12/middle/76c57b48xc3882900f44b&690

B的行项目中设定如下:

http://s1/middle/76c57b48xc3882814a900&690

B1的行项目中设定如下:

http://s15/middle/76c57b48xc388262fdfee&690

前提:A的库存为10KG,B的库存为10KG,A1和B1的库存为零。

建一个数量为40的生产订单:

http://s6/middle/76c57b48xc38824a0dde5&690

将生产订单的数量改为60:

http://s16/middle/76c57b48xc388224dd99f&690

进行可用性检查,系统会先用A的库存,如果A的库存不够则用B替代A,B1替代A1:

http://s7/middle/76c57b48xc38820386206&690

现在将A的库存清零,再重新建一张数量为40KG的生产订单时,系统会直接使用B和B1:

http://s14/middle/76c57b48xfa3513322f9d&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