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圆点大智慧——附点八分音符的学习
(2013-06-29 16:58:40)分类: 教师开课材料 |
小圆点大智慧——附点八分音符的学习
张香珍
一、教学内容分析
1)教材名称:视唱练耳(一)第三版
2)年级:高一年级
3)所用教材版本:高等教育出版社
4)所属的章节:第六课
5)学时数:共3课时,第1课时 ( 40分钟 )。
6)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是以四分音符为一拍的附点八分音符组合节奏练习和视唱练习。附点八分音符是常用的基本节奏型,是节奏中的基础训练,是音乐基础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以后学习各种复杂节奏形态、拓展音乐视野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设计
(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学习并掌握附点八分音符时值关系及其节奏特点。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合作、体验和探究的教学过程,使学生能准确唱、打、听出附点八分音符组合节奏,达到让学生在学中乐,乐中学的学习效果。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对课堂的学习,培养学生集体互助与合作精神;让学生通过自我展示、自我激励来体验成功的创作;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工作精神的职业道德。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是以八分音符组合为主的完整节奏的唱、打、听练训练.教学难点是让学生结合拍子能准确熟练的唱、打、听记出以附点八分音符组合为主的完整节奏,并能让学生建立稳定的附点八分音符组合节奏的节奏感。学生在学习中往往表现出不明确的唱练;在与其它节奏组合的完整性节奏练习中不稳定;在听记中不自信,害怕听,不会听。
四、教学思路设计
本节课如果按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方法授课,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比较难以调动,学生对所学知识也不容易牢固掌握。因此本堂课的设计思路是将自主创作引入课堂,通过相互讨论、主动创作、即兴表演等教学环节的安排,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在学习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起引导者作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能够有效地对当前所学的知识进行理解、消化、吸收,并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思维拓展能力。
五、教学准备
1、学生准备:按要求将分组坐好。做好复习,预习了解对附点八分音符。
2、教师准备:自制课件,歌曲视频,钢琴等。
六、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及内容
创设情境
激趣导入
(5分钟)
师:引导学生从学会看乐谱,看节奏。
师:那是什么样的节奏呢?
师:对,就是这个附点八分音符的节奏与八分音符的节奏改变了歌曲的情绪等,也就是这个小圆点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生:请学生到黑板上写出
自主学习,探究新知(15分钟)
师:那么,在以四分音符为一拍的节奏中,它的时值是如何分配的呢?
学生阅读课本P104页
师:请学生集体练习
节奏,突出该节奏重拍在第一个音上。
前附点八分音符:
重拍在前面音上。
后附点八分音符:
重拍在后面音上。
师:现在我们一起练习带有前附点八分音符和后附点八分音符的节奏练习。
课本P104页6-16、6-17
生:练习P104页6-16、6-17的节奏
师:请两组同学击拍表现。
《亲一亲》
小手亲小手,拍-拍——拍拍拍!
小脚亲小脚,咚-咚——咚咚咚!
锤子亲钉子,梆-梆——梆梆梆!
手指亲琴键,do-re——1 2 3 !
师:同学们我们毕业后将来都是幼儿园老师,在幼儿园的教学当中会接触到许多儿歌,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首儿歌,如何把儿歌念的好听让小朋友都想学呢?
师:请一位学生表现念儿歌。
生:互相评价
合作交流,技能拓展(10分钟)
师:按着这个节奏老师加上旋律请你来模唱:(注意模唱时的状态)
师:有了丰富的节奏骨架之后,再谱上美妙的音符之后,就会有一首优美动听的曲子产生,现在请大家打开书P109页视唱第六条《解放区的天》
师:弹奏一遍旋律
师:集体随琴练习
师:请个别学生演唱(辅导)
生:练习节奏
生:模唱旋律
生:分组练习视唱
生:认真边打拍子边聆听
温故知新,即兴创编(8分钟)
师:对,附点八分音符是常用的基本节奏型,是节奏中的基础训练,是音乐基础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节奏。又是以后学习各种复杂节奏形态、拓展音乐视野的基础。
师:现在请你运用今天附点八分音符的节奏对儿歌《粉刷匠》进行创编。并即兴表演。
师:请学生进行评价
生:分组合作讨论创编歌曲
生:即兴表演
生:自我评价
课堂总结,拓展延伸(2分钟)
课后作业:视唱曲目精唱P14、15首。
吴,张香珍老师这节课紧紧围绕主题:附点八分音符的学习,精心建筑探究过程,教师引导得法,学生学习积极主动,较好的完成了本课时的教学任务,比较充分地体现了新课改“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注重教学实践”等教学先进理念,让本人获益匪浅。先把“闪光点总结如下: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它的正确制订和达成,是衡量课好坏的主要尺度。张老师能深入挖掘教材,运用教材中常见的附点八分音符拍子的知识点,对教材进行了一定的处理。以时值为主线,让学生对拍子的时值图示有了一定的掌握。很好的完成了教学目标。
从课的一开始,张老师以拍子的不同节奏同一首歌导入,到让学生回忆练习,张老师都做了精心的设计,教法多样,构思新颖独特。而且每个问题都做了很好的设计,层层深入,面向全体,注重教学实效。
一堂课中,教师对学生的评价科学、合理、得体,符合学生的思维方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高。在这节课中,张老师对学生的评价可谓是及时而有效。教师生动风趣的语言和及时有效的评价,让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了很大的提高,回答问题也积极踊跃,把学生的热情充分调动起来,形成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和谐课堂氛围。
一节课是否精彩,除了看教师的教,还得看学生的学。本课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创编节奏,自由表现指挥,让学生在音乐的快乐体验中参与学习,在创作中感受音乐的无穷魅力。
当然,有人说过:“教学本身就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就本课而言,有个别教学环节的细节处理还有待商榷。如
1:教师在问题给出后,要让学生有思考的空间,不要急于让学生回答。
2:在创编节奏练习的时候,教师要适当的加以引导学生去听,然后用自己的肢体语言好好的表现出来,要让学生彻底的动起来,参与音乐之中。
我想如果每个老师在上课过程中能很好的关注到每一个细节,那么这课堂就会带给我们更多的精彩,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