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歌唱活动指导——母鸡孵蛋》
(2013-06-29 16:55:13)分类: 教师开课材料 |
《幼儿园中班歌唱活动指导——母鸡孵蛋》说课稿
尊敬的评委大家好:
(1)创设情境,模拟幼儿园歌唱教学。
(2)通过中班歌唱活动《母鸡孵蛋》的活动指导,掌握幼儿园歌唱教学的步骤。
(3)激发课堂创造性,树立正确幼儿教育观,恰当运用音乐教学法,提高歌唱活动的实践教学能力。
(我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多媒体、四只不同的小鸡、图谱等教学用具,加强了教学的直观性兴趣性。)
在模拟教学之前,教师先让学生了解下《母鸡孵蛋》的总体情况。这首歌曲源自“奥尔夫音乐”,我们从幼儿的生活经验、体验出发,运用原歌曲的旋律,为四个鸡蛋设定了鲜明、生动的音乐形象,产生了歌曲中的棒棒鸡、害羞鸡、打嗝鸡和双胞胎鸡。我们一起来观看学习目标。.......
我们知道,幼儿园的歌唱活动教学法应根据歌曲题材、内容、性质的不同,教学对象的不同年龄特征,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我们先来观看教学步骤:........
表示一个鸡蛋,“2”表示两个鸡蛋,......幼儿园教学活动如何突出趣味性和生活化?这一环节的设计让学生明白:如何让枯燥平淡的歌唱教学变得生动活泼和富有儿童情趣”,为课堂营造一种教学氛围。
有了教学内容,现在要让学生们来展示自己的实践教学能力了。引了数量之后开始感知节奏这个环节,我是让学生们进行“角色转换”——就是让学生当老师和小朋友,。作为教师,我们在为小朋友教唱歌曲之前应遵循直观趣味性原则。那如何引出不同节奏的小鸡叫声呢?歌曲里出现了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和小节末拍,如何突出歌曲力度(强弱)、速度(快慢)、休止符的变化?于是,教师有了这样的安排:1、分组讨论:先让学生分成四组,讨论感知四只不同节奏的小鸡叫声,棒棒鸡(四分音符、强)、打嗝鸡(小节末拍)、害羞鸡(四分音符、弱)、双胞胎鸡(八分音符、快),每组选一位代表来当“小老师”模拟上课。2、比赛要求:每一小组演绎不同的四只小鸡,以“速度快慢、力度强弱、停顿恰当、情感丰富”等比赛规则来评价每一小组的表现,“小老师”要把图谱画下来,将图谱与节奏对应,这样更易于小朋友学唱。3、结果评价:小组相互评价,分别指出优缺点。4、教师指导:教师评价优缺点并亲自示范教学活动。最后,学生结合教师的示范教学,根据自己的理解再一次将四种不同的小鸡叫声重新模拟展示一遍。
在幼儿园歌唱教学中运用鼓励、赏识的方法来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是同学们值得思考的问题,教师向学生提问:我们如何让小朋友们更喜欢唱这首歌呢?教师给学生提供了铃鼓和丝巾,引导学生辅助铃鼓和丝巾来模仿小鸡表现歌曲,深化音乐的节奏感。
为幼儿们创设一种宽松、自由、民主的气氛,让他们能够自由思索,大胆想象、主动实践。幼儿园歌唱活动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形式。只要我们为幼儿提供充足的游戏时间,选择适合幼儿的音乐材料与活动,在音乐的熏陶下欣赏音乐、理解音乐,创编歌曲和动作。在充分满足幼儿好奇心与兴趣需要的同时,促进其积极性、能动性、创造性的发展。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幼儿园歌唱教学活动应将情境贯穿始终,并作出以下四个方面的总结:........
新课标指出:教科书已经是越来越不可能成为唯一的课程资源,课堂也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渠道,从课内向课外延伸,使我们的教育成为可持续发展教育。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出课题
生:我会这样教.......
二、模拟教学
(一)学习目标
1、师:同学们,我们来模拟教学之前,先了解下《母鸡孵蛋》的总体情况。这首歌曲源自“奥尔夫音乐”,我们从幼儿的生活经验、体验出发,运用原歌曲的旋律,为四个鸡蛋设定了鲜明、生动的音乐形象,产生了歌曲中的棒棒鸡、害羞鸡、打嗝鸡和双胞胎鸡。观看学习目标。
(★学唱歌曲,感受鸡蛋数量的变化。★理解、感受不同节奏的小鸡叫声,在游戏中感应小节末拍节奏。★能用(轻、慢)和洪亮的声音表现歌曲中害羞和自信的情绪。)
教师:
第一步:引数量
第二步:引节奏
第三步:学歌唱
第四步:表现歌曲
(二)教学步骤
情境模拟例子:
环节小结:
“在教育活动的设计和实施中体现趣味性、综合性和生活化,灵活运用各种组织形式和适宜的教育方式。”(《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
师:作为老师,我们在为小朋友教唱歌曲之前应遵循直观趣味性原则。那如何引出不同节奏的小鸡叫声呢?歌曲里出现了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如何突出歌曲的力度(强弱)、速度(快慢)的变化?
分组讨论比赛并进行模拟教学,比赛规则:四只小鸡,将同学们分成四组,每一小组的同学来演绎不同的四只小鸡并进行模拟教学,每一组也请一位“小老师”上来,“小老师”要把图谱画下来,将图谱与节奏对应,这样更易于小朋友学唱。这一组的组员来当小朋友,看看哪一小组的小鸡叫声掌握的最好。(小组讨论,学生表演预设活动,教师指导)
情境模拟例子:
(1) 幼师:小朋友,母鸡妈妈孵出了一只棒棒鸡,请你们仔细听!
环节小结:"鼓励学生用不同艺术形式大胆表现”(《纲要》(试行)),我们在选择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要符合学前儿童的心理和生理的特点。
环节小结:"激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师:同学们,母鸡孵蛋真有意思,我们如何让小朋友们唱的更开心?更喜欢唱这首歌呢?你看,老师给你们提供了铃鼓和丝巾,请你们相互讨论下,我们怎样引导小朋友辅助铃鼓和丝巾来表现歌曲?
情境模拟例子:
环节小结:在进行艺术表现活动时,教师应无条件的为幼儿有目的、有计划的提供各种材料帮助幼儿完成活动。
三、课堂总结
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了解了幼儿园歌唱教学活动应将情境贯穿始终,我们也罗列出歌唱教学活动的四大步骤: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2、引导幼儿利用图谱掌握节奏,3、熟悉旋律,学唱歌曲,4、表现与创造歌曲。
作业布置:
完善教案《母鸡孵蛋》,准备完整模拟教学
幼儿园中班歌唱活动指导——《母鸡孵蛋》评课稿
中职幼师作为未来的幼儿教师,她们已经掌握了专业课技能,但对于幼儿园的实践教学能力还有待于提高。中班的歌唱活动《母鸡孵蛋》这节课在音乐的选材上,是选自一首奥尔夫音乐教学活动《母鸡孵蛋》,很有趣的。本来这首曲子有四段,在时间的安排上可能会有点长,于是改成了三段,歌词的内容也根据需要进行改编,改为:第一段是棒棒鸡,指导学生要求用强音来演唱,第二段是打嗝鸡,让小朋友掌握休止符,在休止符处,教师巧妙的处理,用“呃”打嗝的情景来表现;第三段是害羞鸡,指导学生要求用缓慢的,弱音来演唱。本节课的重难点是在声音的处理上,通过声音的强弱,快慢和休止来表现不同的小鸡。
在课程的实施中,教师运用了提问法,反馈法,图片法,图谱法,道具法等教学手段。教师指导学生提问:“棒棒鸡的声音是什么样的?当学生模拟幼儿教师指导幼儿来模仿棒棒鸡是声音时,教师应该及时的给予支持和引导,给孩子自信。教师本节课中运用了图谱法,运用大大圆圆表示棒棒鸡声音;稍小点圆圈表现打嗝鸡叫声,用α表示打嗝的声音;用最小的圆圈加‘-’表示害羞鸡轻轻的,慢慢的声音。教师指导学生借助图谱能够更加直观的了解不同鸡的不同声音,很好的处理重难点。本节课,教师还借用了道具铃鼓和丝巾来表现不同小鸡的声音,再次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