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印探妙——清代文人竹根雕闲章原印精品赏析(之三)
标签:
杂谈 |
分类: 竹木印章赏析 |
8、高垲印
①9.2 X 8.4 X 7.8cm
http://s10/middle/76c33682ga04a170c7f39&690
边款:高垲制(楷书款)
②3.5 X 3.1 X 8.7cm
印文:所思在远道
边款:丙子四月朔吴门高垲(楷书款)
http://s9/small/76c33682ga04a218415a8&690
印台呈方柱形,母子双猪钮,寓意“富贵吉祥”。印文取自东汉五言诗《涉江采芙蓉》中“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之句。此印平和朴茂,多静少动,有古穆之气。
丙子为嘉庆二十一年,即1816年。
③2.1 X 3.1 X 3.9cm
http://s10/middle/76c33682g766dce8f5e39&690
边款:高垲作(楷书款)
印取竹根雕成,呈蘑菇形。印文取自唐代诗人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之七“洗炼”中“体素储洁,乘月返真。载瞻星辰,载歌幽人。流水今日,明月前身”之句。
印章虽小,但结构、章法一流,边框运用出神入化,精妙绝伦。
高垲(1769-1839),字子高,号爽泉,钱塘(今浙江杭州)布衣。无意于举业。究心书法,得力于欧阳询、褚遂良。嘉庆年间,被阮元延校金石文字,《薛氏钟鼎款识》释文,考证均出其手。工绘画,以花鸟草虽见长,取法宋、元,钩勒设色。能篆刻,宗法浙派,所作介于陈豫钟、陈鸿寿之间,古秀苍劲,面目自成,偶尔刻竹自娱。
9、 孙均印
2.5 X 1.8 X3.6cm
http://s13/middle/76c33682ga04a52ddf37c&690
http://s14/small/76c33682ga04a52b0409d&690
边款:古云作(隶书款)
印取竹根制作,椭圆形印台,蘑菇形钮。此印平正静穆,刀法洁净、淳朴、含蓄隽永。
孙均 (1777~1826),清代著名篆刻家。字古云,又字诒孙,浙江杭州人。袭三等侯爵,官散秩大臣,后因病而裁爵,遂居苏州。能作铸金范模。工竹刻,长篆隶。篆刻取法陈曼生,纯以切刀为之,刀法雄健,布局谨严,印风静穆,作品虽传世不多,却为后人所重。
10、杨澥印
2.6 X 1.9 X 4.5cm
http://s8/middle/76c33682g766c72c6ae77&690
http://s2/middle/76c33682ga03c86afcc71&690
http://s8/middle/76c33682ga03c7b8a7e87&690
癸已为道光十三年,即1883年。
印取竹根雕成,方柱形印台,钮为一罗汉吹唢呐。印文“逸兴遄飞”取自唐代著名诗人王勃所作《滕王阁序》中文句“遥襟俯畅,逸兴遄飞”。印面方形,刀法淋漓酣畅,细看如行云流水,线条飘逸秀丽,全印动感极强,韵味十足,毫无一点板滞。
杨澥(1781-1840),原名海,字竹唐,号龙石,清江苏吴江人,晚清竹刻家,善治印,精刻竹。印章以秦汉为宗,于金石考据之字靡不精核。蒋宝龄《墨林今话》称杨澥为“江南篆刻第一名手”。竹刻善摹金石文字,刀法深圆,风格独特。生于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卒于道光二十年(1840年),享年五十九岁。西泠印社孤山上的仰贤亭中有一方杨澥的肖像碑,为仰贤亭二十八贤之一,世人称之为“松陵派”。
11、释达受印
3.4 X 3.1 X 7.4cm
http://s11/small/76c33682ga03c8b61f19a&690
边款:六舟达受刻记(楷书款)
印台方柱形,双虎钮,寓意“虎虎生威”。印文取自唐代诗人杜甫五言诗《彭衙行》中诗句“谁肯艰难际,豁达露心肝”。此印虽守古法而不落窠臼,呈右二左三法。面中线却不平分,右二略大而不显其宽,左三略窄而不显窄,真是匠心独具,正是这样的安排才使全印皆活、灵气十足。
释达受(1791-1858),字六舟,又字秋楫、同寿,自号万峰退叟、金石僧、南屏退叟、寒泉等,俗姓姚氏,浙江海宁人。祝发於海昌白马庙。耽翰墨,精鉴别古器、碑版,阮元以[金石僧]呼之。间写花卉,得徐渭纵逸之致。篆、隶、飞白、铁笔,并皆佳妙,得嘉兴马傅岩之传。摩拓彝器精绝。能具各器全形,阴阳虚实无不逼真,时称绝技。又善刷拓古铜器款识。治印雅近二京,刻竹亦精。尝刻竹秘阁,乃戴熙画山水,凡皴法深浅,无不以刀传之。又刻一诗筒,长仅四寸,上画老梅,密蕊繁枝,秀韵远出与墨迹无异,竹刻中逸品也。行脚半天下,不受禅缚。后主西湖净慈寺、苏州沧浪亭,与何绍基、戴熙交最契。有小绿天庵吟草、山野纪事诗、宝素室金石书画编年录。存世有《小綠天庵吟草》、《山野紀事詩》、《寶素室金石書畫編年錄》。
12、方洁印
2.1 X 1.8 X 3.5cm
印文:寓意于物
边款:矩平刻(隶书款)
印取竹根制作,印台呈椭圆形,蘑菇形钮。印文取自宋代大文豪苏轼在为王晋卿所作的《宝绘堂记》中说“寓意于物,虽物微足以为乐”之句。此印边框残破,不知是着意为之还是损坏未可知,却巧成天趣,有封泥之意韵。全印仅此二处残破,必当闷塞平凡比天欤。?
方洁(1800-1838),字治庵,号矩平,又号石梦生,嘉庆道光年间人,原籍安微歙县,后寓居浙江黄岩。他的竹雕出自濮澄之门,阴阳凹凸、勾勒皴擦,皆合金陵派法度,是潘西凤之后自成面目的金陵派竹刻名家,刻竹成果也粲然可观。方洁工诗文,善书画,精于铁笔,尤擅刻竹,所刻竹器被时人称为“方竹”。他深厚的文化修养,为竹雕增色不少。所刻山水、花卉、人物和肖像,皆以自己的画作为蓝本,极富个性。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