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让和尚把马桶搬塔顶上方便---这官儿也忒摆谱了!溷床

(2021-01-31 07:41:37)
标签:

北宋溷床才出现

从行至霸陵居北临厕

与二子伏厕床下

彼时未见溷床联用组词

李斯开窍于溷鼠

分类: 史海钩沉

众所周知,床是坐卧之具,牀字一期甲骨文就有,是最早出现的汉字。随着社会发展,牀的家族也发展壮大,牀类繁多,甚至离奇古怪,例如:

溷床

  “苏大舜元为浙宪,登杭州黄皮塔,索溷床,溷於其颠,群僧恶之。”

(见《嘉佑杂志》)

“溷床”是什么床?

“溷床”这个词虽也带床字,但跟卧没关系,跟坐有关系。最初是马桶便池上的坐架,后来干脆就发展与马桶联体,成了带坐架的便桶--溷床。苏浙宪“登杭州黄皮塔,索溷床”的就是这种。这老兄登塔之前肯定是游览了好多地方,登塔前也没方便方便,登上塔顶,举目四望,又迷恋湖光山色,来尿了也不忍放弃美景,更不愿意下塔方便后再登上来观景。官架子也够大的,居然让手下的跟寺庙和尚要溷床,从塔底下一级一级搬上塔顶层,在塔顶层方便!不但亵渎神灵,也有失体统,所以不仅仅“群僧恶之”,也早已臭名远扬,恶秽苏杭,才被江邻几收录《嘉佑杂志》《醴泉笔录》。

苏浙宪究竟多恶劣咱无暇理论,别跑题,还是说床。

溷字和牀字古籍中早就有。如著名的“李斯开窍于溷鼠”(厕所里的老鼠), 少时为郡小吏,见吏舍厕中鼠食不絜,近人犬,数惊恐之。斯入仓,观仓中鼠,食积粟,居大庑之下,不见人犬之忧。于是李斯乃叹曰:人之贤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处耳!乃从荀卿学帝王之术。

                                           见《史记·李斯列传》

再如:“落于粪溷之中”(见《南史·范缜传》)但彼时未见溷床联用组词。

“溷床”这个名词出现的较晚,所以有人解读三国黄盖赤壁之役,“为流矢所中,时寒堕水,为吴军人所得,不知其盖也,置厕床中见《三国志.吴书十.黄盖传》  说“厕床”是厕所里的床,也有说就是坐便器的。。。  

                 这是讲不通的,比如 李愬雪夜袭蔡州,“悟勒兵升听事,使捕索师道。师道与二子伏厕床下,索得之,悟命置牙门外隙地..."

               见《资治通鉴·唐宪宗元和十四年》

          师道与二子伏厕牀下说的是爷仨为了逃命,躲藏于厢房床下。这个床只能是睡人的卧床,否则座便下如何藏得下李师道父子三人 

再看《史记》中厕字的说法:

            顷之,至中郎将。从行至霸陵,居北临厕

(见《史记·七十列传·张释之冯唐列传》)

 从行至霸陵,居北临厕”----厕通侧。张释之随汉文帝出行,是说他已非常受宠,紧挨着皇帝住。宠臣居住,岂可临靠厕所?

      刘向《汉书》中这段话中的“厕”,才是厕所的意思:

初,莽何罗与江充相善,及充败卫太子,何罗弟通用诛太子时力战得封。后上知太子冤,乃夷灭充宗族党与。何罗兄弟惧及,遂谋为逆。日磾视其志意有非常,心疑之,阴独察其动静,与俱上下。何罗亦觉日磾意,以故久不得发。是时,上行幸林光宫,日磾小疾卧庐。何罗与通及小弟安成矫制夜出,共杀使者,发兵。明旦,上未起,何罗亡何从外入。日磾奏厕心动,立入坐内户下。须臾,何罗袖白刃从东箱上,见日磾,色变,走趋卧内欲入,行触宝瑟,僵。日磾得抱何罗,因传曰:莽何罗反!上惊起,左右拔刃欲格之,上恐并中日磾,止勿格。日磾捽胡投何罗殿下,得禽缚之,穷治,皆伏辜。

        (见《汉书.卷六十八  卷三十八 霍光·金日磾传》)

    日磾 奏厕心动,立入坐内户下 说的汉武帝收养的匈奴侍卫金日磾对汉武帝忠心耿耿,有天正上厕所,突心感异常(这有点儿神话哈)马上返回护卫汉武帝,正好赶上莽何罗欲进宫行刺,及时护驾的事儿。“奏厕”就是去厕所,古汉语常见。厕侧通假,解读时一定要结合语境。

       王充说的再明白不过了:

   善器必用贵人,恶器必施贱者;尊鼎不在陪厕之侧,瓠瓜不在堂殿之上,明矣。(见《论衡·骨相》) 尊贵的宝鼎怎么可以摆放在边边拉拉的厢房?

 

坐便器古代肯定有,2007年浙江安吉天子湖工业园战国晚期墓葬出土漆木坐便,这无疑是目前发现最早的坐便器。但那时叫什么名字目前没见文献记录。否则《史记>》“ 鸿门宴”“沛公起如厕”或《世说新语》讲石崇王恺斗富,描绘其厕所该有所提示。《世说新语》只是描绘其修建得如何华美绝伦,各种香水、香膏,众多女仆恭立侍候客人如厕,刻意描画“ 绛色蚊帐、垫子、褥子...等陈设,却只字没提“厕床”或”溷床”这个高级设备。可见南北朝时尚无此名词,直到“苏浙宪,登杭州黄皮塔,索溷床”的北宋“溷床”说法才出现。期待此前坐便器名字说法在古籍中的发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