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三原唐李寿(577-630)墓线刻画的胡床

(2022-05-15 09:01:44)
标签:

墓道塌陷发现李寿墓

挟轼、筌蹄、胡床

杂谈

分类: 史海钩沉

陕西三原唐李寿(577-630)墓线刻画的胡床



三原唐李寿(577-630)墓线刻画的胡床

1973年陕西三原陵前乡焦村农民灌溉田地,墓道塌陷发现李寿墓.

   李寿是李渊的堂弟。“淮安王神通,高祖从父弟也。……武德元年(618 年),拜右翊卫大将军,封永康王,寻改封淮安王。”贞观四年(630 年)十二月,“薨。太宗为之废朝,赠司空,谥曰靖”。次年,以“特加常等”之礼葬于“雍州三原县之万寿原”。(见《旧唐书.卷六十》) .李寿(577-630年),贞观五年(公元631年)下葬。其墓多次被盗,但墓中石椁内壁满布线刻画,茵褥、隐囊、挟轼、筌蹄、胡床;食床、暖炉,双陆棋。。。还有玻璃瓶 等300余件珍贵文物依旧完好。

日本大阪美术馆藏“伏生授经图”汉文帝求能治《尚书》之人,发现了年九十余,老不能行的秦博士济南人伏生。遣晁错往受,得二十八篇,即《今文尚书》。此为王维真迹。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1223/171ec312c5844bd182a80ef502552e9a.jpeg

      伏生是宓子贱后裔,秦朝七十博士之一。秦始皇焚书坑儒,伏生逃回故乡,冒死藏《尚书》于蹙中。汉文帝找到伏生时已90多岁了,不能行走,汉文帝便派晁错登门求教,伏生向晁错口授《尚书》,因年迈齿落,言语不清,晁错听不懂,便由伏生女羲娥在一旁代为解说。如此,伏生讲授,其女转述,晁错笔录,这就是传世的28篇《今文尚书》。此画表现的是伏生讲课情景。

 

《五星二十八宿神形图》 梁令瓒

绢本设色纵28厘米横491.2厘米

日本大阪市立美术馆藏

梁令瓒,生卒年不详,唐代天文仪器制造家、画家,蜀人。玄宗开元(713—741)时任集贤院待诏、率府兵曹参军。

开元九年李隆基命僧一行改造新历(大衍历),而无黄道游仪测候,令瓒精天文、数学,因创制游仪木样。后又与一行共同创制“浑天铜仪”。工篆书,擅画人物。此图原分为上下两卷,前画五星,后画二十八宿。

五星,亦称五纬,谓金木水火土五行星;二十八宿,我国古时天文学家将周天的恒星分为三垣二十八宿,而附以诸星座。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1223/29d44df8c6cb47e984e48b446997bdf4.jpeg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卢楞伽,生卒年不详,大约活动于公元八世纪,长安(今陕西西安)人,曾经跟随著名画家吴道子学画。

据宋《宣和画谱》记载:卢楞伽为创作庄严寺三门的壁画,耗尽了心血。其师吴道子叹息道:“此子笔力常时不及我,今乃相类,是子也精爽尽于此矣!”果然,一个月以后,卢楞伽力竭而卒。

这套册页已然不复完整了,现在仅存“第三拔纳拔西尊者”、“第八嘎纳嘎拔喇尊者”、“第十一租巴纳塔嘎尊者”、“第十五锅巴嘎尊者”、“第十七嘎沙雅巴尊者”、“第十八纳纳答密答喇尊者”六幅。

此画线条流畅细劲,人物的神情与动态均刻得相当生动,富有情味;色彩不多,但光彩夺目,部分地方以淡墨赋染。三原唐李寿(577-630)墓线刻画的胡床

           从敦煌壁画和唐代墓葬壁画中所显示,这种四足矮床在唐代使用十分普遍,除了充当卧具外,也可充当一般坐具,或盘腿、跪坐其上,或垂足坐于其沿,或置于大床(桌)两侧供并排宴会使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